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90056
期待名医辈出 张锦清谈名医成才之路
http://www.100md.com 2002年7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85期
     张锦清曾在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并担任江苏省卫生厅中医处处长多年,现虽已退居二线,但仍十分关心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工作。记者日前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的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工程采访了他。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张锦清对这一项工程非常赞赏。他说,江苏曾在20世纪90年代命名了106位名中医,他们临床经验丰富、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是江苏省中医事业的中坚,谈到这些名医的成才过程,张锦清总结了4个方面的特点。

    1.勤奋钻研中医基础理论。在106位名中医中,除1人自学成才外,有28人在中医院校毕业。他们勤奋好学,成绩优秀,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另有77人属家传师授,都能熟读中医主要经典,其中44人经过1年以上进修深造,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在从事专业工作后,仍继续精读博览,重视知识积累,并继承了本专业各流派的学术思想。

    2.吸取现代科学知识为我所用。在这些名医中,有的是在校期间已学习了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毕业后许多人结合本专业又系统进修了西医临床知识与技能;家传师授者中有人进西医学院深造,掌握了中西医两套本领。许多人长期与西医共事,互相学习,虚心吸取西医之长为己所用。

    3.长期投入临床实践。这批名医中,家传师授者都有临床早、临床多的优点。院校毕业的在校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后,又跟从名师临证学习。他们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较快地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虽然其中有许多人担任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但始终坚持临床医疗实践。

    4.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多思考、善总结、勤于笔耕、著书立说是这批名医在长期工作中养成的良好习惯。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共为老师总结经验写成专著16部,总结自己的学术经验在国家级或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980篇,主编专著110部,参编著作50部。在实践中,他们还创立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

    张锦清最后说,自古以来,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形式是师承制。这种传统的中医教育形式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的组织形式、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被移植到中医教育中来,突破了传统中医教育的分散性、封闭性和局限性。今天,我国中医教育已由传统的师承教育为主发展为以学校教育为主,并逐步完善了中医教育结构,在教育模式上,学校教育培养学生量大,学生掌握的现代科学知识多,但却存在临床适应能力差的缺点,而师承教育正好弥补了这一点。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八五”以来共同开展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为老专家配备了学术继承人,这项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启动了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养工程,这将为解决中医药后继乏人的现状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我期待着名医辈出。, 百拇医药(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