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鼻及鼻窦疾病 > 鼻腔疾病 > 鼻出血(鼻衄)
编号:221458
清热止血汤联合鼻腔填塞术治疗鼻衄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45期
     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因发病急,变化快,原因复杂,故属耳鼻喉科急症之一,又是多种疾病反应在鼻部的一个常见症状,若治疗不当,常易并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影响身体健康,我们自拟清热止血汤为主,联合鼻腔填塞术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疗效。

    鼻衄患者共100例,局部检查,多数病例鼻腔黏膜充血,鼻中隔黎氏区黏膜糜烂,所有病例均排除血液性疾病及鼻腔肿瘤,中医辨证属胃火炽盛之实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热止血汤组69例(男39例,妇女30例),和三七粉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

    治疗组选用清热止血汤加减:石膏20g,生地15g,丹皮12g,黄连15g,升麻6g,茜草根15g,蚕豆花6g,白茅花6g,紫珠草12g,黄芩15g,三七粉6g。每日1剂,每次煎取药汁300ml左右,于早晚饭后凉服,3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同时局部可配用苍耳子油滴鼻液以清润鼻黏膜。若鼻衄量少,点滴而下或缓慢渗出者,可用止血粉喷于出血处以干燥鼻孔,并内服药止血除衄;若鼻衄量多势猛,泉涌而出,可用一定数量的云南白药粉撒布于凡士林纱条表面然后行鼻腔填塞术,24小时后取出,以压迫止血,达到“急则治其标”之目的。

    随症加减:

    胃热炽盛而鼻衄量多势猛,血色深红,口气秽臭,加花粉15g、知母15g,以通腑泻热,釜底抽薪;胃腑热盛,燥屎聚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加大黄9g、栝楼仁12g、淡竹叶10g、木通15g,以清泻胃热,养阴生津;

    肝火上逆而鼻衄量多势猛,口苦咽干,面红目赤,烦躁易怒,酌加羚羊角6g、代赭石12g、钩藤15g,以清肝降逆,平肝潜阴。

    对照组用三七粉6g、维生素C 100mg、维生素B210mg,1日3次口服。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疗效判定标准制定,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未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50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5%。对照组临床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10%。通过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清热止血汤清胃泻火、凉血止衄,专为五脏热结之胃火炽盛鼻衄而设。此型鼻衄衄血量多,血涌如洪,部分病例常不易见到出血点。若鼻衄属虚证寒证,则不宜使用。又因药多苦寒,克伐力甚,故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以免损伤正气。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忌辛辣和烟酒之品,多休息而勿妄劳,以免复发。, 百拇医药(房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