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疗管理 > 医疗改革 > 医保
编号:146331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看好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06期
     中国保险业的有关专家指出:入世后我国医疗保险业虽然会遇到诸多威胁与挑战,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WTO将对国内的医疗保险业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响。

    医疗保险本身是一种风险的分担形式,它的风险主要是指对抗疾病的经济风险。疾病的经济风险(即医疗费用的多少)不仅受患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更取决于医院和药品供应的医疗服务行为。入世后,我国的医疗保险的市场潜力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医疗保障覆盖面小,市场发展潜力大。截至1997年底,我国公费、劳保、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约为1.7亿,只占全国人口的13%;医疗费用大幅上涨;社会保险的筹资渠道较为单一,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许多企业亏损严重,难以承担大笔医疗费用;商业医疗保险所起的作用小,1997年商业医疗保险保费收入约为13亿元,全国人均不到1元,仅占我国当年GDP的0.019%;资源配置不平衡,国家用有限的财力,承担着无限的责任,一方面纵容了少数人浪费卫生资源,另一方面使多数人的基本医疗保障面临威胁。

    二、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即使“低保障、广覆盖”的基本医疗社保制度在全国推行后,我国仍有8亿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仍是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因而,我国的医疗保险业要与国际医疗保险市场接轨,在继续进行社会医疗保险改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业务,引进新的机制,分散风险,提高商业医保的抗风险能力。

    专家指出,一旦商业医疗保险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发展,将会成为社会医疗保险的有效补充,它将对我国的医保市场产生以下诸多好处:一是可以减轻政府实施社会保险的行政、人事管理负担,集中精力搞好保险监管和宏观调控;二是可以更好地实现从由政府、企业“全包全揽”的医疗保障制度向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保障制度转变;三是可以增加投资渠道,增强个人对自身的医疗保障的重视,减轻政府和企业的负担;四是由于自负盈亏和竞争,商业保险公司在管理方面更具优势,更能刺激社会医疗保险的发展;五是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政府基本上不花钱,就可以较好地解决人民的医疗保障问题。

    针对我国医疗保险存在技术性强、运作复杂、赔付率较高、风险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专家提出医疗保险应该进行专业化经营。但我国的寿险公司目前并不具备专业化经营医疗险的经验,因而不能大规模开展这一业务。在此情况下,建立专业化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已是势在必行。进行专业化经营,是进一步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的必由之路,这一经营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三个环节,并通过电脑系统、运作流程和组织架构这三个阶段来具体实现。

    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公布的资料和国民生产总值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潜力将达到4000亿元。这标志着大力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并建立专业性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大有可为。, 百拇医药(叶青 殷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