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9245
治乙肝免疫调节很重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25日 《生命时报》 2006.07.25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前主任委员庄辉教授接受采访时指出,免疫调节对于乙肝治疗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庄院士介绍说,在乙肝发病过程中,人体的免疫状态很关键。绝大多数慢性乙肝源自母婴传播,即母亲体内携带乙肝病毒,通过分娩或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感染了新生儿。由于此时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无法识别或清除病毒,进而形成了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导致病毒在体内长期潜伏下来,直至最终发病。与此相反,成人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90%—95%可将病毒清除,这与其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免疫力强有直接关系。庄院士指出,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办法打破母婴传播形成的“免疫耐受”状态,但有些药物,如聚乙干扰素,却可以发挥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根据去年12月颁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同属于抗病毒药物,均为治疗慢性乙肝的一线药物。近日在京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指出,新一代干扰素——聚乙干扰素(如派罗欣)有助于清除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同时表达出针对e抗原的抗体,从而实现所谓的“血清学e抗原转换”。

    在会上,香港专家指出,“e抗原转换”标志着乙肝患者的免疫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明显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结局”。一方面,患者停药后,病情不易复发;另一方面,肝癌、肝硬化等发生的几率也大大降低。专家援引此前研究的数据,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人群,如果e抗原也是阳性,即使转氨酶正常,其肝癌发生率也是正常人的61.3倍;相比之下,如果患者转氨酶正常而e抗原呈阴性,其肝癌发生率则下降到正常人的10.3倍。

    (董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