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 > 正文
编号:13075247
北京市拟出资培训康复期精神残疾患者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10日 京华时报
     京华时报讯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9日,北京市卫生局召集精神卫生专家与媒体记者座谈。针对部分专家提出的北京市对精神卫生经费拨款不足问题,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政府正在研究拨款以用于康复期精神残疾患者的就业培训问题。

    座谈会上,精神卫生立法专家、北大六院副院长唐宏宇说,北京市政府对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远远落后于上海、杭州等城市。目前,上海精神卫生防治经费人均已达到3元,杭州市人均0.5元,而北京市人均则只有1毛多。政府投入不足带来精神卫生人才流失、社区工疗站(用于精神病患者康复的社区机构)倒闭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主管精神卫生工作的刘英表示,北京市正在逐步推行的社区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模式将解决上述问题。她说,届时社区卫生服务站运营经费及工作人员待遇均由政府保障,不再加价收取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费用。她也表示,按照北京市社区卫生条例,政府对社区所有居民都有人均25元的医疗补贴,“这个数字远远高于3元,虽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补贴,但已能基本保障包括精神疾病患者在内的市民的防治需求。”

    此外,刘英还透露说,今年七、八月份北京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市基层残疾人联合会代征改为地税部门代扣后,政府实际收上来的残疾人就业经费已有大幅增加。目前,卫生局正会同市财政局、发改委研究这笔经费的使用问题,主要是研究对肢体残疾患者和精神残疾患者就业培训的投入分别占多大比例。“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定会有部分资金用于社区康复期精神病人的就业培训。”

    ■精神卫生专家谈 儿童心理障碍问题严重

    “任何成人精神疾病都能看到儿时的影子。”中华儿童精神医学学组主任委员郑毅说,按照全球精神疾病发生率,儿童心理障碍发生率约为20%,其中被识别诊断的不足20%,北京乃至全国也保持在这一水平。他解释说,大部分家长一看见孩子不喜欢学习或沉迷网络游戏,就疯狂地带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戒除网瘾的训练营等,其实其中多数孩子存在多动症、品行障碍、适应障碍等心理问题,需要咨询心理专家。

    ■医疗新举措 北京市首推“周间病房”疗法 部分精神病人可短期回家

    10月9日,回龙观医院康复科新设的“周间病房”揭牌成立,进入该病房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将一改长期住院的传统,在周六周日回归家庭接触社会。相关专家表示,此疗法将有效改善和恢复精神病人的社交能力。据悉,此举在北京市尚属首次。

    按照“周间病房”的疗程安排,患者周一至周五在病房内参加康复治疗,具体内容是社交技能训练、家居操作训练、文体娱乐训等,主要在病人中间和精神科大夫指导下进行。周六、周日患者回归家庭和接触社会,学习与社会人群交往的能力及家庭生活技巧。

    考虑到部分重性精神病患者有自伤或伤人可能,“周间病房”只接受情绪稳定的康复期患者,并且其监护人需与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