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7408
不开胸,也能做心脏手术(新成果)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23日 《生命时报》 2007.01.23
     解放军总医院使用机器人

    1月15日,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成功地为一名女患者实施了全机器人不开胸的心脏手术,这在国内尚属首例。据悉,目前全球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心脏外科中心能够开展此类机器人心脏手术,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微创心脏外科领域的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病人康女士今年36岁,是一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病情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只得到解放军总医院寻求救治的希望。检查后,该科主任高长青教授决定不开胸,运用从国外引进的、堪称21世纪革命性的手术工具——“达芬奇S系统机器人”为其实施手术。

    高主任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对于先天性心脏病,过去经典传统人工手术通常是采用“前正中开胸体外循环下”的方法来完成。“手术时,需要纵行劈开胸骨显露出心脏,这样,不仅会造成患者的创伤面积大、出血多,术后疼痛比较明显,还有可能发生并发症。而且,手术切口愈合瘢痕明显,很不美观,人体胸廓的稳定性也会遭到破坏,严重的甚至可能发生胸骨开裂,从而对患者造成生理、心理负担。”

    而现在采用“达芬奇S系统机器人”,手术时在患者的胸壁上开几个小孔,就可以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房颤、冠心病、心包疾病等的外科治疗。“机器人手术具有稳定性强的特点,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患者几乎感觉不到什么疼痛,纵隔感染等并发症也会明显减少。最伟大的在于,病人术后恢复非常快,1天就能正常生活。”

    当天上午8时,在手术室的无影灯下,高近1.8米、身穿银灰色“衣服”的“达芬奇S系统机器人”开始了它中国之行的首例不开胸心脏手术。

    通过三维成像系统,高主任看清了患者的心脏结构,并迅速确认了患者心脏需要手术的部位,在他的遥控下,机器人机械臂开始了运动。虽然病人的胸腔非常狭窄,可机器人的3个机械臂依然犹如绣花女的巧手一样,灵活地实施着各种操作。高主任和机器人的配合也非常默契,仅用了114分钟,手术就成功完成了,术后患者的各项体征都很平稳。在高主任的带领下,医疗组创造了比传统手术快近一半时间的奇迹。, http://www.100md.com(黄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