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6403
“一碗面的故事”感动台湾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8日 《生命时报》 2007.05.08
“一碗面的故事”感动台湾

     一家七口面对困境自强不息、永不放弃

    一家七口其乐融融。

    在台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大家公认为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嫌贫爱富”似乎更是台湾人的特质,但是去年3月经媒体披露的“一碗阳春面的故事”,却将台湾民众的爱心与自强不息表达无遗。

    时至今日,“一碗阳春面的故事”正以电影与书籍的方式,流传并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唤醒人们的善心,期待每一个社会弱势与贫穷的人,都能学习这一家,面对生死难关与衣食无着仍然不屈不挠,乐观地面对人生。

    3个孩子只吃一碗面

    事情要从2006年3月初说起,台湾正是春寒料峭的初春时节,台中市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的安宁病房义工黄秋凤发现,她负责照顾的一家人很奇怪。这家人姓魏,母亲因癌症晚期住院,这家5名小孩竟然都在医院陪伴妈妈,甚至才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雪婷也每天请假到医院,帮助瘫痪在床的妈妈清理大小便、洗澡,而爸爸却很少露面。黄秋凤很生气,觉得魏家爸爸太过分了。
, 百拇医药
    有一天,黄秋凤看到3个在病房陪妈妈的孩子实在饿得不行,就带他们到医院餐厅吃午饭。她原本想帮3个孩子点3碗阳春面,给他们一人一碗。但没想到他们3人说只合吃一碗面,另外两碗面要留给爸爸、妈妈与另两个孩子吃,这时黄秋凤才意识到,原来魏家穷到了连一碗面也吃不起的地步。

    事实上,台湾南投竹山镇的魏伯彦一家七口,此时正面临着人生最艰难的考验。魏伯彦无一技之长,身处台湾社会最底层。他靠砍竹为生,月收入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两三万元新台币(1元新台币合0.25元人民币)。一家七口以收入最好的月份来算,平均每人每月的收入只有新台币3000元左右,与台湾平均国民所得每人每月约41000元新台币来比较,他们穷得可以说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这时,魏伯彦的妻子吴慧萍被查出罹患癌症晚期,一家人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魏伯彦平常不工作就没有收入,5个孩子又要上学,魏伯彦必须一边打工挣钱,一边照顾妻子,几近心力交瘁。5个孩子也不得不轮流到医院照顾母亲。
, 百拇医药
    生命已快走到尽头的吴慧萍知道“一碗面”的事情后,哭得泪流满面。魏伯彦则说:“你们三个小孩自己吃饱就好,爸妈没有关系。”女儿雪婷则说:“爸爸吃饱才有力气照顾妈妈。”魏伯彦回答:“爸爸体力好,不吃也没关系。”结果全家为了这一碗面始终推来推去,直到黄秋凤又为他们买了几碗面,他们才不再推辞。

    看到此情此景,黄秋凤深受感动,在网络上发了名为“三个小人,一碗阳春面”的帖子。不料此事在网络上越传越火,不到一个星期,从各地民众踊跃捐出的善款就有169万元新台币(约合49万元人民币)。台湾媒体也很快发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纷纷加以报道。

    面对善款不为所动

    台湾这个社会很奇怪,平常街上的乞丐,人们都视如无睹,一个铜板都不会给他。但是只要媒体一播出关于贫困家庭的报道,各地捐款就会如雪片般飞来。

    曾有一个家庭,两个孩子因为患有特殊的血液疾病,需要到美国动手术。两个孩子的父亲还是高雄市政府的中级官员,但是媒体报道他家的不幸以后,虽说报道中表明只要3000万元新台币就够,但是善款却瞬间就超过7000万元。
, 百拇医药
    这家人虽然声称会将多出来的善款设置基金会,帮助其他人,但后来他们去了美国,却没动手术,又回到台湾,善款最后的下落也没有明确交代。

    饥寒交迫之时,曾有人建议魏伯彦将孩子送人(台湾多年来都流行“养子”、“养女”制度,将小孩给人领养,可以获得一笔收入),以减轻家庭负担,让孩子过上较富裕的生活。但是魏伯彦却始终咬紧牙根撑下去。他说,妻子虽然已经病重在床,时日无多,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5个小孩,吴慧萍一再叮咛他不要把孩子送人。这才会有几个孩子徘徊在安宁病房,10岁的女孩经常为母亲擦身换衣服的情景出现。

    一转眼,魏家“一碗面的故事”已经是台湾媒体最热门的话题。每天,吴慧萍的病房里媒体记者穿梭不断,各地善款以一天五六十万新台币的速度增加。

    对此,魏伯彦仍旧一脸腼腆,没有“洪福将至”的喜悦,反而坦率地对媒体说,他家有县政府低收入家庭生活补助及孩童生活费补助,慈济每月也补助5000元新台币,全家人的医药费、学费、午餐费都有政府协助,他能打工赚钱,生活还过得去,“有很多家庭比我们更贫苦,诚恳希望社会大众将款项捐给更需要的人,多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对钱财淡泊的磊落胸怀让台湾人大为感动。
, http://www.100md.com
    病床上不忘教孩子做人

    吴慧萍虽然重病在身,仍不忘教导孩子做人。当时读小学四年级的老大冠宇虽有多动症,就读特教班,但非常孝顺,会做家务,也会帮忙照顾弟妹,这是吴慧萍心中最大的快慰。她不断教导冠宇,将来要当爸爸的好帮手,带好弟弟妹妹。老二雪婷学习成绩很好,兄弟们的功课都由她辅导。这个女儿很能干,也很贴心,吴慧萍因癌细胞转移瘫痪在床,也全靠雪婷清理大小便、换尿布、洗澡、换衣服。

    有两个贴心与上进的孩子,吴慧萍很是欣慰,她告诉孩子们,日子再穷再苦,也不能去偷、去抢,要对人有礼貌,永存感恩的心。魏伯彦则说,他只求孩子将来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孩子们这么懂事,他觉得自己很有福气。

    去年4月11日,吴慧萍撒手人寰,魏家人始终没有接受巨额捐款。

    今年吴慧萍的周年忌日,财团法人“爱生爱·美生美慈善基金会”筹备处特别制作了名为《一碗面精神传承》的纪录片,其中有许多吴慧萍生前的珍贵镜头,并首度在台中市德安威秀影城公开播映。
, 百拇医药
    吴慧萍的5个孩子没有淡忘母亲生前的叮咛,这一天,各自带着妈妈生前最爱吃的草莓、葡萄、蛋糕、牛奶、布丁来祭拜母亲。老三梓敬,一直是妈妈最放心不下的孩子,如今不但功课上进,连坏习惯也都改掉了,还当选为学校“表现最优异学生”。

    男主人魏伯彦还是一贯腼腆地感谢社会大众的帮忙,他没有利用捐款来改善家人的生活,仍旧帮人砍竹子打零工维持生活,孩子的教育费则是从社会捐助的善款中每月拨1.5万元新台币,让孩子们下课后上安亲班。去年圣诞节前夕,一家子得知当初帮忙他们的医院要帮贫困家庭小孩圆梦,魏伯彦特地跑上山砍竹子做存钱筒,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回馈社会。

    魏家人的故事,让台湾人感叹不已,正如有人所说,“人心不死,天下总有芳草地”。, 百拇医药(台北特约撰稿人 萧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