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5100
老人不是社会的累赘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8日 《生命时报》 2007.08.28
     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话没错,人到世间走一遭实在不容易。可时代毕竟不同了,要我说,“赖活着”这话就得变变。

    生活条件好了,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古时那些所谓的“七十古来稀”,到现在也只能算是“小字辈”。所以,光想着丰衣足食不行了,老人的追求得变了:原来我们讲“预期寿命”,比的是谁活得长;现在我们讲“健康预期寿命”,比的是谁活得好,75岁了也得能自理才行。

    中国人讲孝道,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数子女都能“百善孝为先”,不把老人当累赘。但这就够了吗?显然不是。更重要的是,作为老人,不能把自己当累赘,也要使自己真正不成为累赘。

    世界卫生组织曾先后提出过两个口号:一是“给生命以时间”,二是“给时间以生命”。前者意思是说,人应该健康长寿;后者是指人生要有价值、有意义。这两句口号,无疑是给现在的老年人提出了一个生活目标。

    长寿之法,古来有之,著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撰述。但任何东西都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相对于传统的养生方法,现在的老人们更倾向于科学养生。所以,身体变壮,寿命变长,也就在必然之中了。

    而生活有意义,就是指让老人们有所追求,不管是文的、武的,总得有点“乐”可图。看现在,公园里有成群结队的老人锻炼身体,小区里有负责任的“小脚侦缉队员”忙碌的身影,各种老年社团、老年大学纷纷兴起,不少都能爆满……你不能不承认,老人们真的变年轻了。甚至于,一些“年轻了的老人”发挥起余热:知识分子被请回去当个顾问,普通职工也能在社区、街道谋个差事。

    如此看来,谁还能说老人是累赘!健康的老人是社会发展的资源,他们的经验、他们的见识,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我想,“家有老人,如有一宝”,也就是这个意思。, 百拇医药(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 熊必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