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0576
今冬要防哪些“干燥病”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45期
     进入冬季,雨雪偏少,天气显得特别干燥,由于干燥引起的“干燥病”也日渐增多,那么人们该注意防范哪些“干燥病”呢?

    1.皮肤瘙痒: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使皮脂腺的功能减弱,分泌皮脂减少,皮肤显得干燥少脂,加上老年人的汗液分泌功能也减弱,故皮肤更为干燥而易引发瘙痒,加之冬季气温低,气候干燥,更易诱发老年性瘙痒症或使其加重。

    2.干眼症:干燥寒冷的冬季,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尤其是那些佩戴隐形眼镜者、“网虫”以及学生,由于用眼过度,更易出现“干眼症”。因此,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人,要经常眨眼,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让眼睛“保湿”;使用电脑时每隔40分钟,要将眼睛从屏幕移开向远处眺望一下;佩戴隐形眼镜的人要减少佩戴的时间,平时可以多用热毛巾热敷眼睛,不要熬夜,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冬季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应使用加湿器,使空气中湿度加大,也有助于眼睛保持滋润。

    3.流鼻血:老年人机体各组织器官处在进行性衰退中,血管壁也逐渐老化,容易产生破裂而出血。气候寒冷干燥时,原本分泌液减少的老年鼻腔就显得更为干燥,若加上烟、酒及辛辣食物的刺激,挖鼻孔、外力撞击,或睡眠时体位改变及突然过度兴奋等诱因,便会发生鼻出血。老年鼻出血不仅是局部症状,往往是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征兆之一。

    4.干燥性湿疹:又名裂纹状湿疹、皮肤缺乏性湿疹。角质层含水量减低,为本病发生的基础。皮脂减少、老年、疾病、营养不良、空气干燥、寒冷、热水烫洗过勤为促使角质层含水量减少的原因。多见于四肢伸侧,特别是老年人的小腿伸侧。皮损呈淡红色斑片,表面干燥、脱屑及细的裂纹,颇似瓷器上的裂纹图案。冬季多见或加重,夏季往往减轻或消退。忌过多沐浴,特别是热水烫洗。

    5.口腔溃疡:口腔溃疡的发病与季节变化无明显关联,但在秋冬干燥的季节更容易高发。口腔溃疡初发时,会有自觉的轻微刺痛和烧灼感等前期症状,并逐步出现丘疹,接着口腔上皮细胞产生腐蚀,进而产生溃疡。要预防口腔溃疡,除了注意补充水分外,要多吃蔬菜、水果,还要把自己的生活节奏稍微放慢,调整好情绪。

    6.肾绞痛:天气干燥,若平时饮水不足就会导致尿液浓缩,可使尿中晶体物质过多形成细小结石,随尿液在尿路中运行,刺激肾盂导致平滑肌强烈收缩,常使原有结石的病人或有潜在结石的病人诱发肾绞痛。因此,既往有肾结石者更要保持充足饮水并适当运动,以往未发现肾结石的人,如突然发生腰部、下腹部剧烈疼痛,应警惕是尿路结石引起的肾绞痛。

    对于“干燥病”的预防,除了养成主动喝水、多喝水的习惯外,还应多食用一些养阴润燥食物,如鲜藕、豆腐、黑木耳、胡萝卜、蜂蜜等;也可多吃些苹果、梨、柑橘等水果。生葱、生蒜、胡椒、烈酒等燥烈食品应少食。此外应增加湿度,有助于对抗干燥。(祝建材),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