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研究动态
编号:11600732
平衡针灸研究取得进展 王文远提出“靶点靶位学说”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26期
     本报讯 (记者杨满)平衡针灸临床骨干人才高层论坛5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李振吉、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来自全国28个省市及台湾、香港地区的200余名平衡针灸临床专家参加了会议。在这次论坛上,平衡针灸学创始人王文远教授重点报告了在原有平衡针灸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靶点靶位中枢调控学说”,反映平衡针灸学理论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平衡针灸学科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平衡针灸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王文远经过40年潜心研究创立的一门现代针灸学。这项研究先后被列为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民政部老年病课题项目。

    平衡针灸学是以中医阴阳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在大脑中枢靶位的调控下,间接地依靠病人自己治疗自己疾病的一门现代针灸学。王文远教授认为,平衡针灸学科理论的核心是心理平衡,心理失衡不但可以改变遗传基因程序,还可以提前启动、激发重大疾病的发生,心理失衡是引发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平衡针灸通过针刺分布于四肢周围神经上的特定靶穴来调节、修复大脑基因程序,使失调、紊乱、破坏的中枢管理程序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高级中枢系统每分钟可接收6000万个信息,这些信息都贮存在神经细胞的化学反应器上,通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来完成对环境刺激的应答。平衡针灸就是利用针刺神经干或者神经支,通过神经信息高速公路传入大脑高级中枢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对接收外界给予的较强信息立即做出应急反应,充分调动体内所储存的能量物质———中枢递质,以最快速度、最佳捷径,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出神经和一切可利用的其他信息通道,到达病变的子系统。

    基于此,王文远提出“靶点靶位学说”,强调在通过针刺位于人体外周神经上的“靶点”(靶穴),在大脑中枢“靶位”的调控下,对病人进行简单快捷的治疗。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治疗方法,能够对90%以上的颈肩腰腿痛见效,形成了中医针灸治疗疾病的技术优势。

    在这次高层论坛会上,王文远还报告了他对针刺反应点规律的研究。40多年来,王文远观察了位于四肢体表及皮下软组织的部分变化,从中发现不同的脏器疾病有着不同的体表反应规律,有的脏器呈多个反应点。针刺反应点的靶穴有效原理,主要与针刺神经有关。因为反应点附近均为神经分布密集区。针刺后通过神经传递将医生的指令性信息直接传达到大脑中枢,在神经靶位的调控下,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目的。其作用原理符合王文远教授之前提出的中枢调控理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