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40181
中日都在对付暑热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9日 《生命时报》 2008.07.29
     进入盛夏,暑热天气容易引发中暑。据日本共同社7月18日报道,东京消防厅称,其管辖范围内急救中暑患者人数从1998年的230人,猛增至2007年的1500人,其中大部分集中在7月至8月。据他们预测,今年中暑人数将超过去年。

    为此,日本一些公司开始推出防暑用品。如含盐0.2%的清凉饮料、预防中暑的“盐热糖”、防暑网球帽等等。另外,东京街头还出现了降温喷雾,以方便路上行人解暑降温。

    不仅在日本,在我国也开始积极对付暑热。日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发布了高温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技术指南。虽然这主要是针对观看奥运会的观众与志愿者的,但对于我们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该指南将奥运场馆气象条件确定为四级标准,并确定相应采取四级准备:气温达32℃为防暑一级,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提供免费饮用水、遮阳帽、遮阳伞和防晒霜;气温达35℃为二级,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打开降温用水源,急救人员和车辆到位;气温超过35℃为三级,所有场馆开启降温设备,发出可能中暑警告,必要时向观众喷水雾降温;气温超过38℃为四级,在场馆内向公众提出警示,所有移动水箱全部打开,空调车在场外候命。

    指南建议,多喝含盐饮料,含盐量以0.15%—0.3%为宜,水温不宜高于15℃,少量多次饮用;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等。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恶心、无力、口渴等,就要及时求助。急救人员发现患者后,首先应使其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荫凉处,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发现重症中暑,在进行紧急抢救后必须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百拇医药(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邓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