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1690527
提高脑梗死疗效应整体综合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21期
     对于脑梗死,人们总寄期望于找到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或药物,实际上,由于脑梗死的病理特点,这种希望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循证医学确认只有四种方法有效:卒中单元,早期溶栓,阿司匹林,抗凝药物,而且都有其一定的时间局限性。目前的治疗多为干预脑梗死发生发展所涉及多种病理因素和病理过程的某一环节。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局部的病症都会对全身发生反应性的影响。整个人体的生理活动并不等于心、肺、肾等器官生理功能的简单总和,而是在各种生理功能之间体现着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而协调的过程。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也都不仅仅是某一个器官的问题。脑梗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毒素造成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只是这个复杂过程已知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更加复杂的病理变化尚未知晓。因此,必须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对脑梗死应整体治疗

    目前我国脑梗死防治的一些消极倾向值得注意:重视治疗忽视预防;重视疗效忽视标准;重视一方一药忽视基础治疗;重视脑部的治疗忽视整体治疗;重视生命的抢救忽视康复的早期介入等等。
, 百拇医药
    任何疾病都是以局部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脑梗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自由基、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肿瘤坏死因子等毒素造成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只是这个复杂过程已知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更加复杂的病理变化尚未知晓。但有一点很清楚:脑组织的病变会影响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而全身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脑细胞的恢复。

    脑梗死的治疗决不能将注意力仅仅放在脑部,而应首先考虑该患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整个机体内部的协调统一。在考虑人与外界环境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再考虑机体本身的统一。整体治疗应先解决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问题,为脑梗死的治疗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如不解决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病、电介质紊乱贫血、慢性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失眠、便秘、抑郁等基础疾病,单一治脑难以取得很好疗效。

    对脑梗死应针对不同情况施于不同处理

    同样脑梗死,个体差异很大,千篇一律地都给予同一种药物或同一种治疗方法显然不妥。任何一种单独的疗法或药物都有其局限性,过分地推崇某一种药物或疗法的做法是片面的,过分强调某种疗法而排斥其他疗法也不可取,不利于医学的发展。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和病程,选用合适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我国医生接触最多的是发病6小时以后的脑梗死患者,综合治疗还应注意对脑梗死并发症的积极处理。应激性溃疡、吞咽障碍、中风后抑郁等并发症处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的研究仍多侧重单方单药的局部功效的研究上,如某药在改善脑血管供血、保护脑细胞、清除自由基等方面的作用等等,忽略了对机体整体的考虑。

    综合治疗不仅意味着简单的多种药物和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而且还需强调治疗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原则。个体化的治疗不仅是哲学对医学的要求,也是人性化服务的体现。临床治疗脑梗死应在遵循疾病共同治疗规范的基础上,更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

    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涉及到多个病理环节和多种病理因素的参与,目前的治疗多为干预其中的某一个环节。而正确的脑梗死处理原则应当是:在整体考虑的前提下,综合手术、药物、中西医结合以及其他疗法因人适时地选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没有找到一种世界公认的最佳有效治疗手段之前,在整体观念和个体化原则的前提下,综合治疗才是现阶段脑梗死的最佳治疗原则。只有提高了整体综合治疗的水平,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百拇医药(赵建国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