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4 > 正文
编号:11713863
循环病例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758kb)。

    * 发热10个月,伴腰痛、腹痛2个月

    *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10-5 10:12:24

    * 广告位招租,广告代号:page_txt_a

    * 病历摘要

    患者,男,38岁,因" 发热10个月,伴腰痛、腹痛2个月"于2006年入院。

    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Tmax 38℃,发热无明显规律,否认畏寒、寒战、乏力、盗汗,否认咳嗽、腹痛、腹泻、尿频、尿痛,无皮疹和关节肌肉痛。在当地诊所查血白细胞(WBC)11.2×109/L,中性粒细胞(Neut)82.8%,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当地医院考虑"结核",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5个月,效果不显著,仍有发热。

    分析讨论

    患者为青年男性,慢性病程,以中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伴随症状,但血WBC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普通细菌性感染不支持点有:(1)经验性广谱抗生素疗效欠佳;(2)患者无明确感染病原体证据,无感染的定位症状和体征。(3)慢性病程。应再积极地寻找慢性感染的证据,如血培养、超声心动图(UCG)等,目前首先考虑结核病。

    患者逐渐出现左侧胸痛,吸气时明显,查体发现其颌下淋巴结肿大。UCG提示有心包积液,X线胸片提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腔穿刺出黄色微混胸水,无凝块,检验:李凡试验(+),白细胞计数0.9×109/L,单核细胞48%,多核细胞52%,糖7.8 mmol/L,总蛋白(TP)40.48 g/L,乳酸脱氢酶(LDH)69.39 U/L。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PPD)(++),血沉35~75 mm/第1h末。行颌下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报告:淋巴结炎。

    既往史:患者幼年曾患"肺淋巴结结核",治愈。当地医院考虑"结核",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5个月,效果不显著,仍有发热,有"少量心包积液及左侧胸腔积液"。

    患者出现多浆膜腔积液,胸腔积液TP 40.48 g/L。根据Light标准:胸液中的总蛋白与血清中的总蛋白含量比值>0.5;胸液中的LDH含量>200 U/L或大于正常血清LDH高限的2/3;胸液LDH/血清LDH>0.6,符合三条标准中1条则考虑为渗出液。该患者胸腔积液考虑为渗出液。患者颌下淋巴结肿大,但颌下淋巴结肿大因受口咽部疾病影响而临床意义不大。患者既往有肺结核,PPD(++)可能和既往感染有关,但结合其临床表现有发热、多浆膜腔积液,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尽管患者临床未发现明确结核病证据,仍高度怀疑结核病,但经正规三联抗结核治疗5个月疗效欠佳,从治疗反应上来看,不支持典型的结核感染,除非为多种耐药结核菌株的感染。

    两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于脐上偏左处持续性跳痛,伴背部对应部位疼痛,否认关节肌肉痛,与劳累、发热、进食无关,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可以减轻疼痛。 患者餐后感上腹胀,进食量明显减少,无腹泻,体重2个月下降10 kg。

    在疑诊结核病患者的抗痨疗效欠佳时,出现腹腰痛,应警惕寒性脓肿或存在消化道病变。

    患者于外院查消化道造影提示小肠憩室。1周前来我院门诊,X线胸部正位片:左侧肺动脉段膨隆,右肋膈角钝。腰椎MRI:腰椎轻度骨质增生,L4-5椎间盘膨出。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小肠憩室在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但有症状的不多,该患者的小肠憩室不能解释临床全貌。影像学提示腰椎间盘突出,无神经根受累,未发现冷脓肿形成,腰椎病变不能解释腹痛。X线胸片见双肺野正常,有肺动脉段膨出,用结核病不好解释,需要进一步检查。

    入院查体:T 36.9 ℃, P 94次/分, BP 120/90 mmHg。右颌下可触及1枚2 cm淋巴结,质硬,活动,无压痛,余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甲状腺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腹平软,肝脾未及,脐上偏左深压痛。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第2腰椎棘突旁、第3、4腰椎横突旁深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10~10.9)×109/L(正常值4.0×109~10.0×109/L),Neut 73.5%~76.4%(50%~75%),血红蛋白(Hb) 107~110 g/L(男120~165 g/L),血小板(Plt) (427~489)×109/L[(100~350)×109/L];尿常规、便常规+隐血均阴性。肝肾功能、肌酶谱正常;血沉(ESR)53 mm/1h(男<15 mm /1h),C反应蛋白(CRP) 69.3 mg/L(0~8.0 mg/L)。感染方面:乙肝五项、快速梅毒血清反应(RPR)、抗EB病毒抗体(EBV-Ab)、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布氏凝集试验均阴性,骨髓培养阴性×1次。肿瘤标志物:血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CA125、CA242、CA50和甲胎蛋白(AFP)均正常。结缔组织病方面: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均阴性。胸片(-)。超声心动图(UCG):无心包积液,主动脉后壁及左房侧壁外可见中等度强回声。腹部超声(-)。

    入院后初步检查发现,WBC及Neut比例正常偏高,炎症指标ESR和CRP明显增高。考虑:(1)感染性疾病 无明确感染灶,抗生素治疗无效,常见的病毒血清学均阴性,目前感染无证据。(2)肿瘤 无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肿瘤标志物正常,常见可引起发热的实体肿瘤如淋巴瘤、肝癌、肾癌、胃肠道肿瘤等均无证据。 UCG提示主动脉后壁及左房旁占位,需要进一步明确性质。(3)结缔组织疾病 青年男性,无其他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的特征性症状,且ANA、抗 ds-DNA、ANCA、肌酶谱均正常,临床不支持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ANCA相关血管炎等常引起发热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有腰痛,但与活动无关,无其他关节症状,血HLA-B27 阴性,腰椎MRI未见椎间盘和椎骨边缘的增生或纤维化,不支持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 入院后患者仍低热、腰腹痛性质同前,入院第6日出现剑下剧痛,不放射,持续不缓解。查体:剑突下偏左可触及搏动性包块,听诊血管杂音响亮,左侧肾动脉可闻及血管杂音,余同入院查体。临床上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破裂,遂急查血管超声,提示肠系膜上动脉(SMA)起始段动脉瘤5 cm×6 cm。近期UCG发现的胸腔内病变是否也为血管病变?急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提示升主动脉瘤6.9 cm×6.1 cm。增强CT+血管成像(CTA)进一步明确了上述诊断〔图1,图2〕:升主动脉根部及SMA根部动脉瘤形成,主肺动脉可疑偏心血栓形成,左肾动脉受压移位。诊断:多发大动脉动脉瘤,系统性血管炎。

    患者为多发大动脉动脉瘤诊断明确,有发热,ESR、CRP等炎症指标增高,考虑有系统性血管炎的可能,病情活动,动脉瘤形成时动脉壁撕裂引起腰痛、腹痛。累及大动脉的血管炎病变有:(1)Takayasu动脉炎,又称无脉症,多发生在女性,引起动脉闭塞,引起动脉瘤较少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75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