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ppt&课件 > 课件08 > 正文
编号:11714381
日本脑卒中治疗指南.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50kb)。

    《日本脑卒中治疗指南》

    《日本脑卒中治疗指南》 2004版康复部分

    ? 《日本脑卒中治疗指南》是基于循证医学观念,以实证为基础,结合日本和国外研究文献编写完成的,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脑卒中康复,包括:脑卒中康复的流程、康复的体制、评价、预后预测、急性期的康复、恢复期的康复、维持期的康复及患者和家属指导等。第二部分为主要障碍和问题点的康复,包括: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步行障碍的康复、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痉挛的康复、偏瘫肩的康复、中枢性疼痛的治疗、吞咽障碍的康复、排尿障碍的康复、言语障碍的康复、认知障碍的康复、骨质疏松症的应对和抑郁状态的应对等。"指南"中采用证据水平分类和推荐分级方式来指导康复工作。摘其主要部分介绍以供临床工作参考。

    脑卒中康复的流程

    ? 从发病开始、一直过渡到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建议进行连贯流程的康复(C 1)。

    ? 一般来说,脑卒中的康复流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急性期的康复由发病后从床旁开始,预防废用综合征和早期开始运动再学习,以早期自我照料为最大目标。恢复期的康复,提高坐位耐久性,可以开始在训练室进行训练,以促进最大的功能恢复为训练目标。维持期的康复,以已获得的功能尽可能长期维持为训练目标。

    康复的体制

    ? 强力推荐卒中单元、脑卒中康复单元等组织化的方式,希望组成康复团队进行集中的康复工作(A)。

    ? 脑卒中患者进入卒中单元、脑卒中康复单元,进行多方面康复的专业治疗后比人住传统病房的患者出院时的功能恢复好,1年后的死亡率、护理依赖程度和再住院率低,回归家庭比率高(I a)。这个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脑卒中的严重程度无关,也与卒中单元组织形式的不同无关。

    评价

    ? (1)在康复工作中,对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并发症、功能障碍、ADL能力低下、社会不利的影响应尽可能用标准化的方法来评价(B)。

    ? (2)推荐使用以下经过信度、效度验证,并且广泛使用的评价方法(B)。

    ①运动功能障碍:Brunnstrom分级。

    ②痉挛:改良Ashworth量表。

    ③功能障碍的总体评价:Fugl-Meyer。

    ④ADL: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Barthel指数。

    ? 收集了多年与康复有关的主要期刊上刊登的原著论文中使用的这些评价方法,其评价方法被使用的次数。

    预后预测

    ? 根据患者的特点、并发的疾患、初期的功能障碍、ADL能力和社会背景等,可以提前预测功能的预后、住院天数和转归,再依据此预测制订和实施高效的康复方案(B级)。

    ? 初期ADL低下、重度瘫痪、高龄、半侧忽视、平衡障碍和并发的疾患是导致功能预后不良、住院天数延长和家庭回归率低的因素(Ⅱb),但并未明确各个因素影响的程度。

    急性期的康复

    ? (1)为了预防出现废用征候群、提高早期ADL能力和回归社会,强烈建议在充分风险管理的条件下,从急性期就开始进行积极的康复工作(A级)。其内容包括早期坐起、站立、使用矫形器进行早期步行训练、吞咽训练和自我照料训练等。

    ? (2)在急性期康复中,建议对意识、血压、脉搏、心电图、呼吸状态、神经学体征有无恶化等进行监控,并在医生监视下慎重地实施(B级)。

    ? (3)在急性期康复中,要注意有无高血糖、营养不良、痉挛发作、中枢性高热、深静脉血栓形成、血压波动、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吞咽困难、瘫痪侧关节炎、压疮、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B级)。

    ? (4)建议对全身状态不良、不能从坐位开始训练的患者,也要在卧位进行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良肢位的摆放和保持、体位变换(B级)。

    急性期的康复

    ? 从发病到康复开始的间隔越长,废用性肌萎缩越显著(Ⅱb)。发病后2周以内能步行的是早期步行自立患者,而非自立者在最初2周内的肌萎缩在进展(其中全介助人群的大腿萎缩20%,小腿16%,训练后步行群的大腿萎缩ll%,小腿5%),8周时的全介助人群会降低到人院时的60%一70%,训练后能步行的患者群恢复到了人院时的程度(Ⅱa)。

    ? 早期离床,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关节挛缩、吸人性肺炎等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Ⅳ)。

    急性期的康复

    ? 对于中等程度以上的功能障碍者,随着离床时间的延长,尽早每日进行较多的训练,可使脑卒中发病3个月以后的功能障碍和ADL动作得到改善(I a、I b)。

    ? 在脑卒中病房进行早期作业治疗、ADL动作训练的患者比人住普通病房的患者ADL动作自立程度和社会回归率高,设施需求率和死亡率低(I a)。

    急性期的康复

    ? 对于康复从何时开始和使用何种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证据,但对于尽早坐起的必要性的认识是一致的(Ⅳ)。

    ? 对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的效果和风险问题,有以下的报告。发病后7天以内由坐位开始训练的患者群与8-1O日由坐位开始训练的患者群相比较,早期由坐位开始训练的患者群到出院时达到的ADL动作的水平来看,其住院时间缩短(Ib)。

    急性期的康复

    ? 发病当日人院的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当日即开始从坐位、立位、步行训练的患者群与3日以上安静卧床的患者群比较,其早期开始训练者比发病后7日开始训练者躯干功能好,而其后的功能预后也好,没有出现复发风险的增加情况(Ⅱa)。

    ? 在急性期容易出现高血糖(Ⅱb)、营养不良(Ⅲ)、痉挛发作(Ⅱb)、中枢性高热(Ia)、深静脉血栓形成(Ib)、血压波动(Ⅱb)、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吞咽困难(Ⅲ)、瘫痪侧关节炎(Ⅲ)、消化道出血(Ⅲ)、压疮和泌尿系感染(Ⅱb)等并发症,并会影响生命及功能预后。

    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 (1)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运动障碍,强烈建议不要等待自然恢复,而要进行康复活动(A级)。

    ? (2)为了增进功能障碍和能力下降的恢复,希望增加康复的份量并集中进行(B级)。

    ? (3)功能性电刺激有增强上下肢肌力、步行能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作用,所以建议在通常的训练中增加这些治疗(B级)。

    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 MRP法和Bobath法相比较,接受MRP法的患者比接受Bobath法的患者住院时间短,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的改善较大(I b)。

    ? 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手指肌力、动作能力、ADL),对肩关节进行电刺激可以减少半脱位(I a-I b)。功能电刺激和常规训练相结合可以改善步行能力(I b)。

    步行障碍的康复

    ? (1)为了改善步行能力,特别建议加大下肢的起立-坐下训练和步行训练(A级)。

    ? (2)对于脑卒中偏瘫伴足内翻的患者,为了改善步行能力建议穿着短下肢矫形器(AFO)(B级)。

    ? (3)当由痉挛造成的足内翻影响步行和日常生活时,建议在胫神经或小腿足底屈肌运动点用苯酚阻滞处理(B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5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