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37889
永远的煮鲜茄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6日 《生命时报》 2009.01.16
     我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那时许多日常用品都凭本凭票供应,食用油也不例外。每人每月只有半斤,凭油票购买。我家兄妹加上父母每月有二斤半油,要计划一家人吃一个月。另外按老北京的习俗,逢年过节还要给孩子们炸点油饼、排叉、素丸子等等,也要从这二斤半油里省出来,于是母亲开动脑筋苦思冥想,终于琢磨出了一道不用油又好吃的菜——煮鲜茄。

    这道菜做起来很简单,先将头天泡发好的黄豆抓一小把放入锅中,再加一碗水,搁上两瓣大料,煮至黄豆熟透。锅中还留有浅浅的一点儿水,将圆茄子切成大薄片均匀码在锅里,盖上锅盖焖煮片刻,待茄片熟透,用筷子搅拌成碎片,再加入酱油、味精,关火后将事先切成丝的小葱拌入盛盘,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煮鲜茄就做好了。这道菜我家百吃不厌,冬天当热菜吃,夏天晾凉了当凉菜吃,别有一番滋味。

    后来母亲去世了,我也已成家立业,这道煮鲜茄依然是我家的当家菜。票证早已取消,超市里大桶的各色食用油应有尽有,一律敞开供应,随之而来的也是“三高”人群的逐年增加,此时我愈发觉得这道健康菜的弥足珍贵。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女儿也已长大成人,我教会她做这道祖传的煮鲜茄,她也一个劲儿地说好吃。▲

    本栏目长期向广大读者征稿,欢迎您的参与。来稿(附照)请寄: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生命时报》社胡楚青收,邮编:100026。或发邮件至:

    huchuqing@globaltimes.com.cn, http://www.100md.com(北京读者 栾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