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58777
高血压和肾脏病狼狈为奸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3日 《生命时报》 2009.03.13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指出

    专家小传

    陈香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

    “高血压和肾脏病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元凶。”就在3月12日第四个“世界肾脏病日”前夕,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在接受《生命时报》专访时明确指出。而这也是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为“稳定降压,保护肾脏”的原因。

    事实上,慢性肾脏病和高血压两个患者群都极为庞大。这两种病“勾结”起来后,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一方面,高血压可以引起肾损害,导致慢性肾脏病;另一方面,肾脏病又可以引起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约5%为肾脏和肾血管疾病所致,即所说的肾性高血压;而肾脏病患者,以我国最常见的IgA肾病为例,诊断时就有39%患者合并高血压,当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这个比例上升到80%。

    “无论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还是肾脏病合并高血压,其血压的控制都较普通高血压患者更为困难;并且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及肾功能恶化的速度也远比普通高血压患者高,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将明显增加。因此,降压和保肾缺一不可。无论是预防高血压肾损害,还是预防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最重要的是有效、稳定地控制血压。应尽可能地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有效地保护肾脏,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陈香美院士强调。

    在预防和治疗上,陈香美院士主张:首先,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适当运动、平衡膳食、限制盐的摄入;其次,一旦发现高血压,必须进行尿液常规、肾功能检测和肾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肾脏疾病;再次,合理选择降压药物,除外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应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并用钙通道阻断剂或β受体阻滞剂,水肿明显的患者可间断应用利尿剂。此外,患者必须坚持规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平稳。▲(张 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