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58563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心脏医生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24日 《生命时报》 2009.03.24
     编者按:儿童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其实并不低,只是因为小婴儿不会说话,大孩子不会正确表达,导致病情迁延、发生危险。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举动,及时捕捉到疾病信号,争取尽早诊治。

    测量心跳

    手放左胸前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心内科主任 李小梅

    很多时候心律失常都不发作,即使发作可能也没症状,出现症状后送到医院时又没事了……因为上述诸多因素,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率偏低。很多患儿的心律失常都是在无意中被发现的,例如体检时、因为其他疾病去看病时,甚至有的孩子突然晕倒送去急救时,医生检查心脏才发现问题。极少数孩子的心律失常由于没被发现和治疗,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剧烈的体育运动时可能导致晕厥,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家长应该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以便尽早发现问题。
, 百拇医药
    发作时数心跳。很多心律失常都是阵发性的,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孩子,平时心跳是正常的,一旦发作,心率非常快,可达160—300次/分。由于心律失常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可能仅持续数分钟,因此,即便立刻去医院就诊,等坐到医生面前,孩子可能又没事了,此后,体表心电图甚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都难以捕获异常的信号。所以,家长应该在孩子病情发作时及时检查心跳。如果小婴儿在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变差、吃奶不好、脸色苍白;大孩子诉说心慌、难受,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都要警惕心律失常的可能。

    手平放在左胸前。孩子小,心跳弱,在手腕部位数脉搏往往数不清,但他们的胸壁薄,左胸口处心跳很清楚,所以我们建议家长检查孩子胸口处的心跳,即把手平放在孩子的左胸前,数数每分钟有多少次心跳,跳得是否规则。不能依靠电子仪器,因为它们测脉搏时只能报告数值,不能报节律,是不全面的。

    非发作期也要数。家长在非发作期也要感觉一下孩子的心跳,包括频率和节律,作为基础值,以便和发病时的心跳作比较。
, 百拇医药
    掌握了上述资料,就诊时把孩子发作期和非发作期的心跳情况都告诉医生,有助于医生尽快判断孩子的不适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

    心律不齐

    多数不用治

    心律失常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既包括频率异常,也就是心跳过快或者过慢,还包括节律异常,就是心跳是否规则、整齐。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先天性的原因,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还可能是某些心脏病的伴随症状。另外有些心律失常是特发的,找不到确切的原因,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

    以心律不齐为例,有些是生理性的,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律不齐。可以说,多数青少年都有窦性心律不齐——其心率快慢随呼吸节律而变化,这是不需要治疗的。尽管如此,有的医生仍然乱治一气。我曾经有一个病人,因为窦性心律不齐,被误认成心肌炎,在外地医院治了一年多,浪费时间、钱财且不说,大人、孩子的压力也很大。我教给家长一个简单的方法,自己来判断一下:窦性心律不齐的心跳变化与呼吸有关——在吸气时心跳快,呼气时心跳慢,如果只是这种性质的心律不齐,就根本不是病。
, 百拇医药
    有心律失常的孩子,需要作心电图检查,医生会根据图形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还可能需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以早搏为例,心电图检查可以告诉医生是心房来源的早搏,还是心室来源的早搏。接下来要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首先计算一天中共有多少次早搏,这决定了病情的轻重,因为早搏过多,会影响心脏功能。其次还要分析白天和晚上早搏的分布,因为以白天为主的早搏,比以晚上为主的早搏对孩子的活动影响大。对于长期、频发的早搏,如早搏大于1万次/24小时或者早搏次数占全部心跳的20%以上,可能会导致左心室扩大和心功能不全,这类病人可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射频消融治疗。▲

    (李小梅)

    一次快慢

    不能下诊断

    问:孩子入学体检时,医生说了一句“心跳有点快”,我们给孩子数了一下,每分钟110次,请问是不是太快了?
, 百拇医药
    河北读者 张女士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内科主任李小梅答:这是家长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医生无意中说的一句“心跳有点快”,往往会令家长非常紧张,甚至带孩子来医院检查。事实上,影响孩子心跳的因素很多,心率又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判断儿童的心率是否正常确实非常复杂,有时连专科医生都无法迅速得出结论。

    首先,孩子的心跳次数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年龄越小心跳越快,新生儿的静态心率在120次/分左右,以后逐渐减少,直至跟成人相同。其次,心率跟孩子的状态也是关系密切,比如孩子在睡眠状态下和哭闹时,心率会相差很多,运动后心率150—160次/分也是正常的;孩子躺着和站着的心率也会不一样。通常,医生需要结合心电图图形是否正常,特别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的全天心率,来综合评价。

    所以,根本无法界定孩子心跳的正常范围。如果孩子心跳快得数不清,肯定应该去医院看病了。如果年长儿安静和平躺时心率大于90次/分,也是异常的。但如果低于110次/分,家长就应该在不同天、不同的状态下多观察几次。
, 百拇医药
    总之,孩子的心跳次数受很多因素影响,不能通过一两次的心跳数值来判断是偏快,还是偏慢,最好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来做综合评估。▲

    射频消融

    3岁以后做

    心律失常可能会持续存在很长时间,例如早搏,多数会存在七八年,甚至十余年,预激综合征将终生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孩子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差,如果反复发作,长时间以后会造成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应该尽早治疗。

    有些心律失常,如早搏,药物不能缩短病程,只是缓解症状。况且药物是有毒性的,如果一直用药,孩子得不偿失。因此,只有当心律失常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身体状况时,才用药治疗,在合适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但是,由于小儿具有血管细、心脏小等特点,实施射频消融术难度高、风险大,因此需要慎重选择。对于3岁以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尽量先采取药物治疗,3岁以上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射频消融治疗,是通过血管穿刺,将电极导管送到心脏腔内特定部位,寻找心脏的异常传导路径,或者异位起搏点的位置,精细标测后放电消融。通常,当一天中早搏次数大于1万,病变的位置又便于导管操作时,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通常也需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其特点是心跳突然加速,心率每分钟可高达180—300次,除射频消融术外,无其他根治方法。▲

    (李小梅)

    防心肌炎

    春季是关键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内科教授 张军平

    病毒性心肌炎以学龄前和小学三年级之前的儿童发病居多,他们正处在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尚不健全,抗感染能力较差。春季气温变化大,一些儿童难以适应,极易患上病毒性感冒,部分患儿可能因此诱发心肌炎。所以,春季是预防儿童心肌炎的关键时期。
, 百拇医药
    一,感冒治疗要彻底。儿童生病的特点是,发病快,变化也快,有时孩子感冒的表象刚刚解除或缓解,家长就自行停药了。留在体内的外邪未能祛尽,一些嗜心肌病毒潜伏于体内,伺机发病。一旦孩子又接触到致病诱因,如气候骤变或免疫力低下,潜伏的嗜心肌病毒复制,易形成病毒性心肌炎。

    因此,感冒要彻底治愈。感冒初期,可以用透表解肌类药物,如银翘散等,阻断感冒的发展,此方还有预防流感的作用。采用食醋熏蒸,或者熏苍术、艾叶等对房间进行消毒,杀灭或阻抑病毒。

    二,别忽视咽炎。咽喉为肺系之门户,邪毒入侵,首当犯咽。临床上发现,心肌炎患者多有慢性咽炎病史,经常受外邪侵袭,不断繁衍聚毒侵袭于心,发为本病。因此认为,“咽炎一日不除,心肌炎一日不辍”,要特别注意咽炎的治疗。

    三,多吃大枣、莲子。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患心肌炎的几率小,偏食者患心肌炎几率高,所以建议家长:1.尽量母乳喂养,因为母乳能增强孩子免疫力、预防感染。2.纠正孩子偏食等不良习惯,做到营养均衡。3.加强营养,多食含高蛋白、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4.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5.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油炸食品。6.经常给孩子做莲子羹或炖大枣吃,可以健运脾胃、固护中气、防邪外入。

    四,日常起居要规律。春天气温变化大,家长要随时给孩子添减衣服;让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对环境的适应力和对感染的抵抗力;在感冒流行期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环境不好的场所;保证孩子充分休息;居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