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127490
防卒中牢记“四驾马车”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4日 生命时报 2011.11.04
    防卒中牢记“四驾马车”

    卫生部启动“关注卒中——健康中国行”系列活动

    10月29日,由卫生部主办的“关注卒中——健康中国行”系列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启动。会议主题为“关注卒中,立即行动!”旨在呼吁全社会重视卒中防控,积极推进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以及心血管领域相关专家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上,王陇德院士宣读了《中国卒中宣言》,面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为了生命健康,为了千家万户远离危险和忧患,向卒中宣战!王陇德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解放军总院李小鹰教授还做了现场讲座,并推荐了预防脑卒中的四驾马车:1.管好嘴:注意饮食控制;2.迈开腿:长期坚持运动;3.开怀笑:保持良好的心情;4.用好药:每天坚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 http://www.100md.com
    (丁文君)

    

    运动后牙疼,要查心脏

    65岁的退休教师老陈,经常锻炼身体,但近2个月来,每次运动10来分钟就开始觉得牙痛。开始他并未在意,以为是口腔有炎症,吃了一些消炎药,可是疼痛并没有缓解。到医院检查后,医生也没发现他有牙病,于是建议他去心内科进行检查。满怀疑虑的老陈到心内科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真是心脏出了问题,甚至已有心肌梗死的先兆。

    牙痛怎么会是冠心病引起的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商丽华分析说,冠心病与牙痛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两者却存在一定的联系。当心脏的某一部位受到的刺激超过一定程度时,这种刺激就会放射到别的部位产生疼痛。虽然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为心前区疼痛,但仍有约30%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牙齿、上腹、左肩等几个部位不适,特别是在运动、劳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或受凉后出现。
, http://www.100md.com
    因此,商丽华提醒中老年人,尤其是男性,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者,平时一定要注意,因为这些都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果发生不明原因的疼痛,应高度警惕心脏问题,并及时到医院诊治。▲

    (王 丽)

    

    黑木耳煮熟吃更护心(以食养心)

    因对凝血有影响,脑出血患者慎食

    黑木耳本是老百姓餐桌上稀松平常的一道菜,但说起它的护心之处,你可能有所不知。常吃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心脑血管病颇为有益,有“食物中的阿司匹林”之美誉。虽然黑木耳好处多多,但要吃不对也会伤身,近日台湾《康健》杂志提醒,出血性中风患者由于凝血功能较差,要慎食。
, http://www.100md.com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黑木耳中有一种叫嘌呤核苷的物质,称为黑木耳多糖。它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黑木耳经过高温烹煮后,才能提高膳食纤维及黑木耳多醣的溶解度,有助于吸收利用,所以黑木耳一定要煮熟,不要泡水发起后就直接食用。

    由于黑木耳的抗凝血作用,一旦发生脑出血后就要慎用,尤其是在脑出血发病后的前3个月里更要注意,即使脑出血康复后,也不能大量食用。另外,建议手术及拔牙前后,避免大量吃黑木耳,咯血、便血、鼻出血等患者也不宜食用。黑木耳的润肠利便作用也不适合腹泻体质者过多服用。

    血脂异常的人,常吃木耳能起到食疗的作用,但只能作为药物治疗外的辅助手段,每周吃2—3次即可。▲

    (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内科教授张卓伯)

    推荐吃法

, 百拇医药     黑木耳薏米粥

    黑木耳有益气补血、凉血止血、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薏米有健脾利水、减肥清脂、消肿散浊作用。两者煮粥食用,对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显著效果。

    原料:黑木耳15克,薏米100克,红豆50克,大枣5颗。

    做法:将薏米、红豆浸泡4小时后入锅,加少许面碱,以便煮烂,用旺火煮开后放进大枣,改用文火慢熬,待粥成稠状后,把泡开的黑木耳撕成碎片放入,熬5分钟后即可食用。▲

    

    3岁前和妈妈睡,宝宝心脏好
, 百拇医药
    英国《每日邮报》刊文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南非开普敦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发现,如果宝宝3岁前和妈妈同床睡,不仅能增进母子亲情,还对宝宝的心脏和大脑正常发育产生积极影响,避免成年后出现行为问题。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发现,宝宝睡在母亲身边比较踏实。通过测试,宝宝自己睡的时候心脏遭受的压力是跟母亲同睡时候的3倍。心脏压力增大,会影响睡眠质量,特别不利于大脑在“活动睡眠”和“安静睡眠”之间转换,这种正常转换对大脑正常发育至关重要。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妈妈翻身活动时要避免压着宝宝,防范窒息等危险。▲

    (甄 翔)

    
, 百拇医药
    胖女孩更会血压高

    据美国“今日医学新闻”近日报道,肥胖女孩比男孩更易出现高血压和心脏问题。

    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1700名13—17岁青少年的指标。结果发现,体重指数越高,收缩压高的几率就越大,肥胖男孩和女孩发生收缩压偏高的几率分别是体重正常同伴的3.5倍和9倍。研究人员分析指出,虽然早期研究发现雌激素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但是肥胖危害会抵消雌激素的作用,使胖女孩更容易发生高血压。此外,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是胖女孩锻炼更少,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督促她们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

    (李泽昇)

    
, 百拇医药
    容易忽略的房颤信号

    美国心律学会会长提醒

    如果有一天,你的心脏就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猛跳一阵……千万不要大意,这可能是房颤的信号。近日,美国“健康日”网刊文总结房颤六大症状,提醒大家注意。

    美国心律协会会长布鲁斯·维尔科夫博士表示,房颤是指心房内产生不规则的冲动(心跳过快且不正常),在老年人中更常见。房颤发作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滞留在心房内,容易形成血栓,增加心梗和中风的危险。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未来40年,房颤患者人数将会大幅增加。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很多人对房颤缺乏了解。美国心律协会总结出如下一些症状,帮助民众早期识别房颤。

    房颤主要包括以下6种症状:1.胸口怦怦跳,仿佛雷声滚滚、鼓声敲击或鱼儿扑通跳水等。
, 百拇医药
    2.脉搏强弱不等,有时感觉漏跳一拍。

    3.用力时感觉气短。

    4.易疲劳,运动量降低。

    5.胸闷(胸痛)。

    6.昏厥或头晕。▲

    (李涛)

    

    老人手抖,警惕血管堵塞

    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报道,老人手抖、弯腰、步履缓慢等这些衰老的迹象,很可能表明大脑的血管出现轻微的堵塞,提示中风危险增加。
, 百拇医药
    发表在《中风》杂志的这项研究指出,一些正常衰老信号,如平衡能力弱、身体姿势失衡、步行速度缓慢、无法立即从椅子上起身、走路时转身困难等肌肉功能或运动能力的变化,可能都是大脑微血管发生病变所致。美国拉什大学神经科学专业副教授阿伦·布克曼表示,如果能提早发现并控制好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衰老会迟些来。▲

    (袁 博)

    

    男性不育会伤心脏

    美国“健康日”网近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不育男性罹患心脏病危险更大,只有一个孩子的男性,其心血管疾病危险也有所增加。研究人员指出,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男性不育与心脏病危险之间存在关联性。
, 百拇医药
    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3.5万名男性参试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调查。排除了种族、吸烟、饮酒、教育和收入、年龄、锻炼习惯及体重指数(BMI)等一系列因素后,研究发现不育男性心脏病死亡率高出17%。美国斯坦福大学泌尿学系教授迈克尔·爱森伯格博士表示,生育对日后健康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治疗男性不育不仅可帮助患者“传宗接代”,也助于提高健康水平。▲

    (徐 江)

    

    荷兰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健康新起点)

    多吃苹果和梨,远离中风

    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9月15日报道,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中风》刊登了荷兰一项最新研究表示,多吃苹果和梨子等白色果肉水果,可显著降低中风危险。
, 百拇医药
    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研究人员根据颜色将水果蔬菜分成4种:绿色(绿叶蔬菜、卷心菜和莴苣);橙色(柑橘类水果);红紫色(大多数红色蔬菜)和白色(多为梨子和苹果)。该调查约有2万余名20—65岁的参试者,平均年龄41岁,无心脑血管病史。在历时10年随访研究过程中,调查对象需记录摄入不同品种食物的频率,涉及总计178种食物。研究人员发现,与不经常吃白色果肉水果蔬菜的人相比,大量进食白色果肉水果蔬菜的人,其中风危险降低了52%。即使每天只摄入25克白色蔬果都可使中风风险降低9%(25克果肉相当于一片苹果或一片梨)。而常吃绿色、橙黄色和红紫色果蔬,与中风风险关联不明显。

    这项研究首次验证了水果蔬菜颜色与中风的关联性。下一步将完成更多有关证实性研究。新研究负责人琳达·欧德格里普博士表示,每天吃一个苹果就可以轻松提高白色果蔬摄入量,从而降低脑中风,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其他颜色的水果蔬菜也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因此,吃不同颜色的水果蔬菜同样重要。▲

    (徐 澄)
, 百拇医药
    

    一次脑中风相当于一次心脏病

    近日,由欧洲卒中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联合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承办的第六届中欧心脑论坛在京举行。中国和欧洲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生存环境污染、社会心理压力加大的威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迅猛增加。本次大会上,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告诉记者,脑中风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冠心病的又一等危症,即发生一次脑中风相当于得过一次心脏病。由于它们有着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饮酒等,因此做好预防对可以起到对心脑的双重保护。▲

    (王 艳)
, http://www.100md.com
    

    眼皮长黄斑警惕心脏病

    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16日报道,《英国医学杂志》网络版刊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一项涉及近1.3万人的最新研究发现,上下眼睑附近长出凸起的睑黄瘤是心脏病发作等心脏问题的风险标志。

    睑黄瘤患者多为四五十岁人群,一半病例与胆固醇水平过高有关。虽然睑黄瘤柔软不疼痛也不影响视力,但是患者应该检查血脂。如果血脂水平高,那么医生可能会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必要时还要开具降脂药。▲

    (李泽昇)
, http://www.100md.com
    

    突然ED,预示心脏问题

    心脏病危险增加48%,死亡率也更高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怀疑男性性功能障碍(ED)与心脏健康有关联。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刊登中国苏州大学一项新研究确认,ED可能是心脏病的早期信号。

    这项涉及近3.7万名男性的12项“ED与心脏病关联研究”的新研究结果显示,与性生活正常的男性相比,ED男子患心脏病危险增加48%,其死亡率也更高。这一危险可能独立于肥胖、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常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 百拇医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医师王彬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勃起功能是男性健康的风向标和晴雨表,ED是多种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可发生于冠心病前2—3年。因为阴茎海绵体动脉的平均外径是1—2毫米,脑血动脉的平均外径是2—3毫米,冠状动脉的平均外径是3—4毫米,颈动脉的平均外径是5—6毫米。那么如果血管发生堵塞势必会从细小的血管处开始。

    此前,美国梅奥诊所研究发现,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ED病情。专家建议,积极锻炼或改善饮食结构(多吃全谷食物、水果蔬菜、坚果和橄榄油)可以将ED病情改善10%。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使ED改善12%。治疗ED有助于防止或改善心脏病病情。▲

    (王旭)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