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 信息
编号:12127499
每天少于两杯水血糖高 等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4日 生命时报 2011.11.04
    每天少于两杯水血糖高

    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最新研究

    每天喝水不足两杯的人更有可能出现血糖过高的问题。近日,《糖尿病护理》杂志刊登了法国一项最新研究称,每天喝水少于2杯的人更可能罹患高血糖症。高血糖症即血糖水平异常偏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程度,被称为“糖尿病前期”,距离糖尿病仅一步之遥,危险极大。

    法国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科学家调查了3615名30—65岁的法国参试者。研究开始时,所有参试者血糖水平正常。大约19%的参试者表示每天喝水不足半升(480克),其余参试者每天喝水至少1升。在接下来的9年中,565名参试者发生血糖异常偏高,202名参试者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进一步调查发现,每天饮水超过480克的参试者其高血糖危险降低28%。但是每日饮水量与糖尿病发病率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关联性。

    多喝水是否可以降低高血糖危险呢?新研究负责人,高级研究员丽萨·班克尔表示,新研究结果表明,饮水量与血糖水平之间的确存在关联性,但尚未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从生物学上看,这是合理的。
, 百拇医药
    丽萨·班克尔还表示,人体肝脏中有一种加压素受体(又叫“抗利尿激素”),负责制造人体必需的葡萄糖。曾有研究发现,加压素上升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而饮水不足则是导致加压素上升的诱因之一。这样就解释了为何饮水不足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的现象。

    与此同时,班克尔认为,不爱喝水的人更容易发生血糖高问题的另一个解释是,这些人往往会喝更多的含糖饮料。而含糖饮料会导致发胖和血糖更难以控制。由此,研究人员将含糖饮料和酒水纳入考虑范畴后,喝水少与血糖高之间的关联性依然存在。

    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詹姆斯·加文博士还表示,饮水不足的结果甚至与大量摄入胆固醇相似。饮食中胆固醇和脂肪超标,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几率。▲

    (金 也)

    
, 百拇医药
    秋冬泡脚加点醋

    秋天比较干燥,不少中老年糖友脚后跟都会脱皮、皲裂,如果不注意保养,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建议每天温水泡脚两次,并在泡脚时加点醋。

    糖友泡脚水中加少许醋可以防止真菌生长。真菌一般喜欢偏碱的环境生长,米醋呈酸性,可以改变真菌的生长环境,抑制真菌的繁殖。而且,用醋泡脚能改善糖友脚部皮肤干燥,还可以增加皮肤弹性,并改善畏寒怕冷等人体不适症状。

    糖友晚上泡脚比较好,每次保持在30分钟。用38—40摄氏度的温水,在水中加入100—150克米醋,可一边泡脚,一边加入温水保持水温。泡脚时,水温一定不要太高。否则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水温以手部皮肤感觉温和即可。

    此外,糖尿病患者洗脚宜用中性肥皂。洗完脚,最好用白色的软干毛巾擦,以便发现是否有血迹或者脓迹,一定要擦干趾缝之间的水迹。然后用植物油涂于足部,轻轻按摩使之充分吸收,以软化皮肤、防止干裂。▲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教研室 吴红娟)
, 百拇医药
    

    脉搏太快当心糖尿病(情报站)

    日本最新研究显示

    最新研究表明,脉搏跳动太快患糖尿病风险高。日本科学家针对脉搏快慢与身体代谢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别测量了每分钟60次以下、60—69次、70—79次和80次以上四组志愿者的情况。研究人员发现,脉搏每分钟跳80次以上的人与脉搏每分钟跳60次以下的人比较,前者发生肥胖的几率为后者的1.34倍;发生胰岛素抵抗的几率高12倍,患糖尿病的几率高4.39倍。

    研究负责人表示,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心跳由交感神经系统来调节,交感神经系统不受意识的控制,它可以调节大肠、血管的功能,影响汗液的分泌和血糖起伏的高低。▲
, 百拇医药
    (施 波)

    

    每天吃5颗杏仁能降糖

    英国专家研究指出

    据英国“糖尿病网”最新报道,最新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患者常吃杏仁可保持血糖稳定,调节血脂水平。

    英国《新陈代谢》杂志刊登的这项新研究显示,在含高淀粉的正餐前吃5颗(约28克)杏仁,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饭后血糖水平下降30%,健康人血糖水平也会下降7%。另外,早上起床后容易血糖偏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饮食中如果含有杏仁,餐后血糖水平也会降低。▲
, http://www.100md.com
    (陈 希)

    

    跳健美操防糖尿病

    据《印度时报》10月16日报道,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跳舞有助于防止2型糖尿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学院科学家带领参试儿童每周在健身房跳舞1个小时,坚持一个月。结果发现,在跳舞训练期间,学生每天步行数增加了一倍。新研究负责人特里·李普曼博士表示,跳舞可以有效增加孩子运动量,进而控制孩子身体肥胖问题,而肥胖症正是2型糖尿病的关键风险因素之一。因此,跳舞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新研究结果鼓励全球的孩子都能为健康而舞动起来。▲

    (施 波)
, 百拇医药
    

    移植胰腺细胞治糖尿病

    想要治好糖尿病,恢复胰岛细胞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西兰的科学家给了糖友新的希望。据《新西兰先驱报》10月20日报道,研究者介绍,从猪身上提取活性胰岛素细胞移植到人体内,可能使人的胰岛细胞“焕发青春”。

    其实,早在2008年,《新西兰先驱报》就曾报道,该国研究人员利用新生小猪胰腺细胞治愈1例1型糖尿病患者。而此次,日本大冢斥资400万美元,用于该项研究的Ⅲ期临床试验。使该技术有望在3年内正式投入临床。▲

    (徐 澄)
, 百拇医药
    

    每天一斤奶少得糖尿病

    英国科学家推荐

    喝牛奶除了补钙,还能预防糖尿病。近日,美国医学期刊《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刊登的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喝一斤牛奶可明显减少糖尿病风险。

    代谢综合征是包括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在内的代谢性疾病。这类患者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是没有该病者的4倍。英国加的夫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2375名45—59岁男性的饮食习惯和病例记录后发现,每天至少喝一斤牛奶的人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减少62%。
, 百拇医药
    喝牛奶为何对血糖有好处?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另一项研究给出了解释。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食物能量的主要来源。艾利森·格斯比博士发现,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较低的人饿得更快、胃口更大。糖尿病患者坚持喝适量牛奶,不但能吸收充足的优质蛋白和钙,还能控制食欲,减少饭量,避免血糖波动。

    不过,如何喝牛奶是讲究的。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向红丁教授提示,首先,不宜空腹,尤其是睡前喝,这会使蛋白质更多地转化为热量。其次,喝牛奶时吃些谷类食品,能起到营养素互补的作用。同时要注意,瘦肉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如果能保证牛奶的摄入量,应尽量少吃瘦肉。其次,血脂正常的糖友最好选营养更加丰富的全脂奶,但伴发血脂异常的糖友可选低脂牛奶。喝牛奶后出现腹痛、腹胀或肛门排气增加的糖友,可以把牛奶稍微热一热后再喝。▲

    (高 宇)

    
, 百拇医药
    吃柚子助降糖

    英国媒体刊文推荐

    柚子在水果中属含糖量较低的,本就适合糖尿病人。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近日,以色列科学家最新发现,柚子中的柚皮素还能起到降糖的作用。

    柚皮素是一种抗氧化剂,正是它让柚子具备了独特的苦味,不仅能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能在糖尿病患者吃下柚子后,使其肝脏燃烧更多的脂肪,让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从而起到类似于非诺贝特(调脂药)和罗格列酮(降糖药)的作用。研究者认为,柚皮素为研制糖尿病治疗药物带来了新希望。▲

    (杨 静)

    
, http://www.100md.com
    每天睡前用次牙线

    糖友掉牙风险增加15倍,加拿大牙科专家提醒

    “糖尿病患者因牙周病掉牙的风险是健康者的15倍。”据加拿大通讯社网站10月27日报道,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牙科学院道格·布拉斯维尔博士表示,其主要原因是唾液中葡萄糖含量偏高,容易滋生细菌,扰乱了口腔内的环境。

    对此,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全民指出,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疾患的总发病率为83.37%,比正常人高出2—3倍。口腔卫生状况差和高血糖是一种恶性循环,血糖高会使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多发,而脏兮兮的牙齿不但会使血糖升高,而且会影响到全身的健康状况。

    道格·布拉斯维尔博士强调,糖友保持口腔卫生至少要做好四件事:

    一是学会用牙线。牙刷只能刷到牙齿表面的70%,只有牙线才可能将牙缝中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彻底清除。最好每天晚餐后或睡觉前,在刷牙前后都使用一次牙线。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牙线时切勿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龈。如果是线形牙线,要用不同节段的牙线进入不同的牙缝内,始终保持以清洁的牙线接触牙齿。
, 百拇医药
    二要常漱口。每次吃完食物都应用清水漱口,既能避免食物残渣留在口腔里,还能促使新的唾液分泌出来。

    三是准备两种牙膏。白天用的牙膏应该注重清洁功能,去除异物和异味,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人睡觉时,唾液腺分泌会明显减少,干燥会导致口腔酸化。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繁殖口腔细菌,从而引发各种口腔问题。因此,晚上用的牙膏应以抑菌杀菌为主,预防龋病。

    四是半年洗次牙。在保持上述习惯的前提下,最好3—6个月去洗一次牙,能使牙齿表面更加干净。▲

    (王伟香)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