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用药常识 > 药物不良反应
编号:12316165
常用药更要小心反作用(不良反应) 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6日 《生命时报》 2012.11.16
     常用药更要小心反作用(不良反应)

    扑尔敏、氨茶碱、硝酸甘油是很多家庭的常用药,但使用不当时,这些药物可能反而会加重症状。这时该怎么办呢?

    抗过敏药引起过敏。过敏反应的过程极为复杂,抗过敏药只能阻断过敏反应中的某一环节,所以服用抗过敏药物后,过敏反应仍然可以发生。容易引起过敏的抗过敏药有扑尔敏、异丙嗪等。一旦发现药物无效,甚至症状加重,应立刻停药,并在医生指导下换药。

    平喘药引起哮喘。氨茶碱是常用平喘药,适用于支气管哮喘,但有些患者用药后反而气短加重,这可能是由于药物过量引起的过度换气引起的。如果用药后气短加重,并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适,应马上停药,就诊后由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抗心绞痛药物诱发心绞痛。硝酸甘油等剂量过大可使血压过度下降,反而可使耗氧量增加而加重心绞痛。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服两粒的间隔要超过5分钟,并且一定要坐着服药。若服两粒后出现头晕等低血压症状,应马上就诊。
, 百拇医药
    其实,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可以规避药物的“反作用”,遵医嘱用药时,还是比较安全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药学部教授 孙广红)

    

    警惕安眠药扫性(不良反应)

    现代社会给男性太多的压力,刘先生因此常常睡不着觉,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为了保证睡眠,他近几个月都在服用安眠药。不过,他最近发现,睡眠质量提高后,精力也充足了,但自己的性欲反而减退,还影响了夫妻关系,这让他觉得不能理解。

    刘先生的困扰很可能是由于长期服用安眠药引起的。安眠药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非苯二氮卓类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应用最广泛,代表药物有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氯氮卓(利眠宁)等。此类药物作用于大脑,可直接影响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即使安全性较高的新型非苯二氮类药物如佐匹克隆等,也对人体的生殖和性功能有不良影响。
, 百拇医药
    无论哪种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殖能力。长期服用安眠药对男性和女性的性功能将造成不同的影响。对男性而言,睾丸酮(一种雄性激素)的生成会减少,导致阳痿、遗精及性欲减退等症状。对女性来说,长期服安眠药则会影响下丘脑的机能,引起性激素浓度的改变,造成月经紊乱或闭经、影响排卵,从而影响生殖功能。如果女性在怀孕初期(孕期前三个月)服药,还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

    除安眠药外,消化系统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抗抑郁药(丙咪嗪、阿米替林)、心血管药物(胺碘酮、地高辛)、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激素类药物(甲基睾丸酮、丙酸睾丸酮)等也可能对生殖系统造成影响。

    不过,大家也不必过分担心,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大多是暂时性的,停药后会逐渐恢复。最后建议,要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不适,如性功能障碍相关症状,不要羞于启齿,应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以便能够做出综合判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辽宁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 闫 明)
, 百拇医药
    

    脱发也许是药作怪(不良反应)

    英国《每日邮报》撰文提示

    为了让自己的头发看起来浓密柔顺,很多人在美发上下了大工夫。但有些常用药物却可能导致头发脱落、发质及头发颜色改变,让这些努力“功亏一篑”。10月8日,英国《每日邮报》发表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研究人员的文章,指出以下药物可引起脱发,服用时需要谨慎。

    1.避孕药。长期口服短效避孕药如甲基炔诺酮,会使体内的雌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假如突然停药,引起激素水平失衡,可诱发或加重脱发,墨尔本大学夏思特教授表示,避孕药可致部分人脱发,但一般不严重,一旦发生,无需用药治疗,机体经过一段时间调节可恢复正常。
, 百拇医药
    2.布洛芬。新西兰政府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可能引起脱发。来自美国的另外一项研究则显示,21位服用布洛芬的患者中有15位报告头发稀疏或脱落。夏思特教授提醒,虽然关于布洛芬引起脱发并不太多,但仍需警惕。

    3.β受体阻断剂。作为常用降压及抗心律失常药,美托洛尔和普萘洛尔已经被证实可引起脱发,但可逆转。此外,ACEI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也可能与脱发有关,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4.异维A酸。异维A酸胶囊常用来治疗痤疮,它的主要成分是类维生素A,即维生素A的衍生物。过量使用它,会损害头皮毛囊,可引起脱发、卷发及发质受损。因此要注意用量,防止脸上的丑消了,头发却伤了。

    此外,还有多项研究证实,抗凝药如肝素、华法林,多种抗抑郁药等均可引起脱发。治疗牛皮癣和癫痫、偏头痛的药物可导致约百分之三到十的人脱发,夏思特教授指出,不少药的副作用难以避免,为达到治疗效果,病人要及时与医师沟通,权衡利弊后再停药或换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http://www.100md.com
    (李家俊)

    

    不少药物给经期添乱(不良反应)

    月经是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是否成熟的外在表现,通常女性神经内分泌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包括甲状腺、肾上腺的功能异常,紧张、忧虑、过度劳累等。其实,一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引起月经的改变。

    解热镇痛药。长期使用止痛药布洛芬可导致月经紊乱,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出现这种月经异常,不容易恢复正常。因此,女性最好不要长期自行服用止痛药,如果出现疼痛,最好查明病因再接受治疗。

    胃动力药。部分女性因消化功能不好而服用多潘立酮(商品名“吗丁啉”)后会造成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升高,引起月经稀少、溢乳、闭经等反应。一般来说,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如果需经常服用,应定期检测血清泌乳素值,大于100微克/升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后续治疗方案。
, 百拇医药
    抗真菌药、抗过敏药和激素。酮康唑用于皮肤和指甲癣、阴道白色念珠菌病,服用后可使月经提前,使经血量明显增多。抗过敏药阿司咪唑(商品名“息斯敏”)服用后可导致月经提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长期大量应用会引起向心性肥胖、月经失调等,这两类药物引起的月经紊乱在停药后可自行消退,因此如果按医嘱服药,一般不必过于紧张。

    此外,利尿药如呋塞米、心血管系统药如利血平、神经系统用药地西泮(俗称安定)长期服用都可能引起月经失调。药物导致的月经不调,无特殊说明时,一般在停药之后会自然恢复。如果不能停药或减量使用,则应以治病为主,因为疾病本身也会引起月经变化。另外切记,药物需由医生指导,不能盲目服用。▲ (辽宁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李 辉)

    
, 百拇医药
    服抗帕金森药警惕强迫症状(不良反应)

    很多人都经历过这种情况:出门后总在担心屋门是否忘记锁,煤气是不是没关好等。这些都是轻微的强迫症状,但突然出现或加重可能是服用抗帕金森药物造成的。

    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30日报道,一名患者服抗帕金森药物后疯狂的迷上绘画,每天只睡三个小时。此前还有报道指出长期服用抗帕金森药物的人可能出现如赌博或购物瘾等其他强迫行为。常用抗帕金森药主要有拟多巴胺药左旋多巴、抗胆碱药苯海索等。这些药除了可能引发胃肠道反应外,也可能会引发强迫症状。每个人对抗帕金森药的反应不大一样,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表现出:有强迫观念,即平常反复思考一些想法,多疑;同时可能伴有强迫行为,即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清点物品数目等。约17%患者服药后出现行为异常。

    对服用抗帕金森药病人,家属应当注意观察病人服药后的一段时间有没有出现以前没有的特殊爱好,或者经常重复做某个无意义的动作。如果这些行为影响到生活,应当及时制止,并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减少药量或者改服其他药物。此外,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和娱乐性运动活动都有利于改善强迫症状,并且能够培养帕金森病人的健康的个性和稳定的情绪。▲ (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师 张亚同)
, 百拇医药
    

    如何应对“卡托普利之咳”(不良反应)

    卡托普利疗效好、价格低廉,是高血压患者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用于高血压治疗。然而,该药引起的咳嗽的副作用也困扰着很多患者。

    卡托普利引发的咳嗽有以下特点:一是咳嗽与用药剂量无关,只发生于对这种药敏感的人,少量服用即可发生;而且咳嗽起病隐匿,通常服用了几天才出现,为阵发性干咳,夜间较重。二是有哮喘病史者服用后更易发生。三是这种咳嗽易与肺部疾病导致的咳嗽混淆,但干咳无痰,临床体检无阳性体征,胸片和肺功能检查均无异常;而且抗感染药物对这种咳嗽无效。四是一般停药后两周内症状会减轻或消失。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再次给药后咳嗽又会出现。
, http://www.100md.com
    如果出现了咳嗽的症状,但不很严重,可以先服用复方甘草片和黄连解毒片等常用的缓解咳嗽症状的药物。对于因降压效果理想而不想停药的患者,可加药止咳,即在不停药的情况下,经医生指导,加服组胺拮抗剂,如异丙嗪(非那根),用于对抗卡托普利引起的咳嗽。如果服药1周后咳嗽症状无改善,则说明对抗无效,这时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卡托普利,一般停药两周效果会明显减轻,之后再调整抗高血压药物种类。

    由于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个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均有不同。因此,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来确定使用何种降压药十分重要。若患者有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有过哮喘病史者,一般不首选卡托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

    需强调的是,药物选择应听从医生指导,服药期间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病情。服卡托普利后如出现咳嗽症状,更应进行必要的检查,以辨别是否是药物导致的咳嗽,并根据医生意见合理更换降压药。▲ (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教授 牟建军)
, http://www.100md.com
    

    4种药吃不对容易出事(不良反应)

    在因药物反应而住院的病人中最常见

    近日,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因药物反应而住院的病人中,服用4种药物的最常见。这4种药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包括口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另外则是针对血液系统的两种药物,华法林和口服抗血小板药。

    使用口服降血糖药和胰岛素时,均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出现低血糖通常原因是药物用量过大,也包括未按时吃饭,或饭量减少、运动量增加导致的药物剂量相对过大。低血糖可导致饥饿感、出汗、颤抖、无力、眩晕、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预防低血糖一定要生活规律,按时进食,不可随意增加药量,胰岛素使用时注意严格核对剂量。老年人的低血糖症状可能并不明显,须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葡萄糖粉,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服下,一般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
, 百拇医药
    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用于多种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但是华法林使用剂量个体差异很大,应用过量时容易导致出血危险。由于饮食对华法林治疗效果影响很大,长期服用此药的患者应保持日常饮食结构的相对恒定,特别是要控制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需要注意的食物有大蒜、生姜、洋葱、海藻、豆腐、菠菜、胡萝卜,以及蛋黄、猪肝、绿茶等。及时向医生报告饮食变化,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都非常重要。

    与华法林相比,口服抗血小板药总的出血风险要低很多,但由于很多患者需要使用此种药物,它的过量危害也不容小视。目前我国口服抗血小板药主要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导致消化道溃疡,因此有胃肠溃疡的患者不可使用,阿司匹林也不能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服用者应注意消化道功能,及时检查大便潜血。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似,服用时也应多加注意。

    老年人往往身患多种疾病,自身机体情况较差,记忆力也有所减退。因此漏服、误服、多服药物的情况多有发生。以上提到的四类药危险性较大,老年患者及家属应对此提高警惕,注意老人的用药情况和异常症状,有问题及时就诊。就诊时,携带病历等病史资料将有助于医生判断问题的可能原因,如果一时不便携带,将老人目前所用药物带去,对医生确定病情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北京市朝阳医院药事部临床药师 张 征)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