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2362783
《生命时报》 2012年十大新闻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8日 生命时报 2012.12.28
《生命时报》 2012年十大新闻

     1 “活熊取胆”刺痛人心

    2012年2月初,从事活熊取胆的药企“归真堂”谋求上市,引发了一场“该不该用活熊取胆”的空前争论。多家动物保护组织曝光了“活熊取胆”背后的残忍和痛苦。“归真堂”负责人称:“看起来很快乐,熊能舒服”,而网友则指责:“汝非熊,安知熊之痛?”

    在舆论压力下,2月18日,归真堂举办首个“基地开放日”。《生命时报》特派记者奔赴现场,见证“活熊取胆”全过程。熊胆究竟有着怎样的神奇功效,值得人们为之疯狂?在中医领域,熊胆被视为珍贵的中药材,但在临床上已很少用。本报头版文章《“熊胆风波”谁之痛》探讨了熊胆的现实药用价值、能否人工合成等焦点问题。(见图④)

    2 哈医大伤医令人寒心

    3月23日下午4点半,一位患者将水果刀刺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哈医大一院”)的医生,致1死3伤。死者王浩被刺中颈动脉,年仅23岁。救死扶伤的医生,却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一时间,医生生存状况再次成为焦点,医患关系再入冰点。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发生恶性伤医事件至少16起。《生命时报》头版文章《“杀医血案”令人心寒》谴责这种暴行,呼吁要严厉打击伤医行为,深化医改的同时,也要进行公众生死观、疾病观的科普教育,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百拇医药
    3 “毒胶囊”引轩然大波

    4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检报告》爆出猛料:药用胶囊含重金属铬超标多达90倍,最高的甚至超标140倍。记者调查发现,河北、江西、浙江等地多家明胶厂和药用胶囊厂,将皮革废料脱色漂白和清洗后,熬成工业明胶卖给制药企业,最终化为胶囊进入消费者口中。“毒胶囊”事件持续发酵,小小胶囊牵出大批无良企业。处理结果显示,全国254药企查出毒胶囊,42家企业停业整顿,13家被移送公安机关。《生命时报》头版《黑心商竟用皮革做胶囊》,谴责为利益造假,置百姓安全不顾的恶劣行为。

    4 北京暴雨击中城市软肋

    7月21日白天至22日凌晨,北京城遭遇61年最大的一次暴雨,79条鲜活的生命因此离开了这个世界。暴雨导致全市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其中房山区最为严重。100多年前,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事件发生后,《生命时报》第一时间从城市规划、政府应急、市民互助、国外经验等多角度深入分析报道,第一时间刊出《一场暴雨考验一个城市》、社论《地下排水,城市之痛》等文章,呼吁社会在灾难中警醒,城市管理者应从拓宽一条下水道开始,让生命更有保障。(见图②)
, 百拇医药
    5 “黄金大米”试验拷问良知

    8月31日,网络上一则关于美国大学营养试验的消息,引发了中国社会的强烈关注。该试验地点竟是湖南一所小学,用中国已叫停的“黄金大米”在小学生身上做试验。起初,当事机构美国塔夫茨大学、中国疾控中心、湖南省疾控中心、浙江医学科学院说法不同,致使黄金大米试验疑云重重。《生命时报》刊文《黄金大米谁在说谎》追问事件真相。

    12月,调查结果终于公布,研究人员事前未向受试者家长说明将使用转基因的“黄金大米”,现场也没有发放完整的知情同意书。最终,中方涉及的3位责任人被撤职。

    6 “中国式过马路”引发热议

    10月,“中国式过马路”成为网络最热词之一,其特点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没关系。有媒体调查发现,仅仅1个小时内,在石家庄1个十字路口,就有600人闯红灯。在“法不责众”的心理下,国人集体闯红灯。
, 百拇医药
    如今,这种行为在北京、深圳、西安等被列为整治重点。12月11日,短短半小时内,北京即查处了19名闯红灯的行人,并对每人处以10元的罚款。10月30日、12月21日,《生命时报》分别以《国人为何不爱守规矩》、《何时能告别乱过马路》为题,进行了深入报道,呼吁红绿灯设置更人性化,国人更守规矩。(见图③)

    7 幼师虐童激怒全社会

    10月24日,一名网友因愤怒发布的一张照片,刺痛了所有人的心。照片上,一个小男孩因为被人揪住双耳,提离地面20厘米,疼得哇哇大叫;而在他痛苦的小脸上方,一张女老师的脸却笑得异常灿烂。该幼师为浙江温岭某幼儿园老师,竟因“好玩”拍下多张孩子被“揪耳朵”、“被扔进垃圾桶”等一系列虐童照片,并称 “我没有考资格证,又不做一辈子。”

    针对此事,《生命时报》系列策划《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老师》,从《中国幼师问题在哪》到《大学老师忙着搞副业》,深入探讨师德问题,呼吁教师关注孩子心灵,给他们一个快乐、阳光、健康成长的空间。(见图①)
, 百拇医药
    8 办张准生证跑断腿

    11月7日,据媒体披露,山东一对新婚夫妇为办准生证奔波两地长达三年无果。异地准生证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难办证件”。有人统计发现,办张准生证,需要盖章、签字40多个,接触单位10多个,接触工作人员60人。经媒体广泛报道后,11月底,国家计生委发布《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方便群众办证的通知》,广东、天津等省市纷纷出台简化办理规定。本报《办张准生证跑断腿》呼吁取消准生证,并提醒大家,结婚后及时更新婚姻状态,在怀孕之初提前查阅办理流程、所需材料等,少走冤枉路。

    9 白酒塑化剂超标

    11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购买的“酒鬼酒”在送检中发现塑化剂超标260%,比三聚氰胺还毒20倍。自从酒鬼酒“醉倒”后,白酒塑化剂事件愈演愈烈。关于“白酒含致癌物”、“越高档的白酒越不能喝”的传言四起,茅台、五粮液等众多白酒知名品牌也被牵扯其中。《生命时报》头版文章《白酒遭遇塑化剂危机》指出,要加强预防性监督,不能总在爆出食品安全事件之后再制定标准解决。

    10 “速成鸡”引民众质疑

    11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粟海集团供肯德基原料鸡45天速成,饲料能毒死苍蝇。“速成鸡”因此迅速走红,且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央视对山东多个地方养鸡场的“白羽鸡”进行调查后发现,饲料中含有大量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有些地方甚至给鸡喂食国家明令禁用的激素类药物。12月23日,北京市吉野家等23家单位“速成鸡”被封存。《生命时报》头版文章《“速成鸡”能否放心吃》,反思现代养殖技术能增加产量、缩短肉鸡生长时间,但政府监管需要更细致更透明。

    (按时间顺序排列,江大红整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