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44587
小时候的御寒 “法宝”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43期
     据报道,中国人正经历30年来最冷的冬天。看到专家给大众御寒保暖支招,我想起小时候御寒取暖的一些“土方法”。

    说实话,我总觉得现在的冬天根本没有30年前冷。那时候,山村老家的屋檐进“九”后便拖下又长又粗的冰凌,厨房里水缸每天早晨都结上厚厚一层冰,室外寒冷更不需赘言。然而,在没有任何御寒取暖电器的时代,无论走读上学还是整天在外“疯”,我不仅没被冻伤,而且也不觉得冷。这主要得益于老游戏。

    以往御寒取暖的保留项目——踢毽子、跳绳和蹦房子、滚铁环等,现在虽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一到寒冷的冬天,我常莫名地想起它们。

    跳绳主要锻炼双腿的协调能力和跳跃能力,踢毽子是女孩子的“专利”,难度最高的是打连环,需要身轻如燕连续跳跃到空中、两腿的结还必须打得恰到好处,否则接不住毽子。踢毽子是体力和柔韧度以及灵活性的综合体现,是寒冬最理想的健身方式。

    相比于跳绳、踢毽子的低成本,男孩子玩的“滚铁环”游戏成本相对高点。我小时候滚的铁环是旧脚盆外的铁箍,一手持根细木棍在铁圈的凹槽里向前推动,随人前行。后来,哥哥帮我在小木棍前按了一个铁钩,这以后滚起铁环来就方便多了,只要轻轻套住铁箍,稍用力推,就能前行。滚铁环主要在冬季,残阳夕照,滚过小呆子家门前,又滚过小毛子家后院,颇有几分野趣。滚铁环扭来挪去,用不了多长时间便气喘吁吁、满头是汗了,既能御寒取暖,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

    冬季御寒的零成本游戏可能就是“蹦房子”。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蹦房子这种游戏虽然四季可玩,但就运动量而言它属于冬天,既能暖身,又可锻炼眼力、臂力、脚力等,技术含量不高、危险性很小。游戏可以一两人或数人一起玩,玩法简单,只需在地上画八个方格,然后拣个小石子投进脚前第一个方格,单腿踢着石子依次顺利地(不擦框线)穿过八个方格,再跳第二格。八个方格谁先通过就算赢。一般情况下,寒冷的冬天里,一个人一只手插在口袋里跳完一个回合(8个小格子都顺利通过)后,身体就不觉得冷了。

    今天,看到许多孩子呆在开着空调或暖气的室内做完作业,盯着电视看动画片或玩游戏,总感觉现在的孩子们户外活动太少了,更觉得他们丢失了冬季御寒的法宝。(赵柒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