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70189
身心要一起治病(主委访谈(18))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日 生命时报 2013.02.01
身心要一起治病(主委访谈(18))

     本报专访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于欣

    专家小传

    于欣,博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首任会长。

    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机遇与财富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办公室里的明争暗斗,与薪水挂钩的业绩考核,残酷的末位淘汰,就业与升学的压力……处理不好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为精神疾病。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全人群中,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患者大约占到10%,有一定心理问题但是够不上确诊为精神障碍的约占20%—40%。从某种程度说,这些人都应该是心理卫生机构的服务对象。然而,真正去寻求帮助的人数少之又少。对此问题,本报邀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于欣与我们共同探讨其中的误区和破解之道。
, http://www.100md.com
    生命时报:很少有人在身体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去看精神科大夫,您认为其中有什么误区吗?

    于欣:“我脑瓜子疼”,“我总是心慌”,“我肠胃不舒服”,在各大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中医科等,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病情。但经过各种仪器检查,却查不出器官出了什么问题。

    事实上,如出现头疼、记忆力不好、失眠、心慌,甚至胀气、胃肠不适这些症状的患者,大多都是由于抑郁、焦虑问题引起的,应该首先去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但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这类心理疾病的认识,往往会到其他科室反反复复做各种检查,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

    生命时报:是什么导致精神科患者走错门诊呢?

    于欣:知晓率低、耻辱感强烈,让90%心理疾病患者不愿去心理科或精神科。其实精神类疾病就像慢性病一样,需要得到正视。单拿精神分裂这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来说,目前在我国就存在三低现状,即发病率低、就诊率低、依从性低,这也是为何精神分裂症高复发的现状至今没有得到很好遏制的主要原因。其实,及早发现、采用多元的早期干预手段,患者可全面回归社会。
, 百拇医药
    再比如说抑郁症,美国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是17.1%。很多抑郁症是由于大脑的情绪中枢发生了生物学上的变化,管高兴的物质少了,管抑郁的物质多了。通过一定时间的药物治疗,配合专业的心理治疗,绝大多数抑郁症都能得到有效缓解。

    生命时报:我们常看到身边好好的人,突然出现一些精神类疾病,这是怎么导致的呢?

    于欣:的确如此,比如失眠和抑郁就有着天然的联系。长期失眠的人得抑郁症的风险要比没有失眠的人要高5—8倍,抑郁症的患者有80%以上存在着睡眠障碍,长期的失眠容易导致抑郁症,严重的抑郁症里面有15%会出现自杀的意念和自杀的行为。除此以外,患其他疾病也很高,比如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癌症。

    长期失眠会造成人白天疲乏无力、头昏脑涨、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出现障碍和工作力不从心等后果。研究发现,睡眠障碍可能是临床抑郁的普遍早期症状,是诱发抑郁的直接病因。因此,我们要求患者,失眠超两周就要到医院就诊。

    生命时报:除了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走错门诊,是否也有一些身体疾病的患者被错送来请您治疗呢?

    于欣:是的,比如我国40.8%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而每次复发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大脑永久性损伤。基于此,很多家属提高了警惕,但凡患者出现认知障碍、幻觉妄想等症状时,就将其送至精神科。结果是,很多看似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实是脑炎、脑垂体瘤、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这些病的症状与精神分裂症很相似。

    因此,我建议大家既不要讳疾忌医,又要重视疾病的身心同治。只有这样,才能身心共同健康。▲, 百拇医药(袁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