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12469759
跟越亲的人越没耐心 管好情绪垃圾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5日 生命时报
管好“情绪垃圾桶”(心理生活)
跟越亲的人越没耐心(心理生活)

     跟越亲的人越没耐心(心理生活)

     因包容所以毫无顾忌 预期高产生心理落差

    国庆假期,不少人都回家陪爸妈了。可有人欢欢喜喜回家,却生着闷气离开。原因或许让人觉得可笑:老妈让你多吃半碗饭,絮叨了几句,便不耐烦地甩手就走;给老爸买了新手机,有个功能没弄明白,问了你几句,却被指责“怎么这么笨”。

    假期结束,回到职场,面对领导、同事、客户,我们却又换了一副面孔,耐心地给这些“别人”解答问题。我们对不相干的人客客气气、彬彬有礼,对亲近、呵护自己的人却毫无顾忌、任性无礼。很多人对亲人发了脾气,事后很懊恼,可下次还会如此。

    究其原因,是亲人的包容让我们太放肆。假如对领导、同事等外人发脾气,很可能损害彼此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沟通中会有意无意地注意方式方法。而“亲人”是比“外人”更稳固的一种关系,我们知道,即使言行出格,他们也不会计较、不会记恨;即使拿他们当出气筒,也能获得宽容、理解、忍耐、体谅。家庭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在外受了委屈,我们会回家宣泄。在这样一个能给予心理安全感的环境里,我们就容易忘记怎样好好说话,以致对家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的语言。
, http://www.100md.com
    除此之外,我们对亲近的人心理预期太高了,认为他们应该支持自己,一旦碰到不顺,就容易形成心理落差,觉得“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理解”,越想越生气。

    当肆意将外人给自己的伤害转移给配偶时,我们没有看到对方默默端来的一杯热茶中包含的关心;当不耐烦地打断父母善意的唠叨时,我们不曾看到老人无言地离开,在屋子里悄悄伤怀。亲人们无怨无悔地承受我们的伤害,因为他们离我们最近,与我们最亲,能用爱包容我们。

    有网友曾算过一个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概只有几十天到两百多天,与其他亲近的人在一起的宝贵时光也是有限的。从现在开始,不要把粗暴的态度、不客气的指责留给亲近的人。试着从下面3方面改变自己。

    1.换个角度看问题。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站在亲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想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学会理解他们。假如他们不停唠叨,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们,你已经知道问题所在,让他们相信你能解决好。
, 百拇医药
    2.让亲人把话说完。气头上往往很难把话说清楚,因此,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和管理学家拉斯托姆吉在合著的《知人善任》一书中谈到:“发生争吵,切记免开尊口,让别人把话说完,虚心诚恳地倾听,才能彼此交心,把事情说清楚。”“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鱼可数”,待风平浪静后再说,可以避免伤了感情。

    3.平息怒气三法则。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愤怒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死盯着负面信息不放。在自己快要情绪失控前,试着停下来不说话,或者离开现场,让自己冷静下来。春秋时的蓝田侯王述曾被人骂上门来。他始终默默面壁而立,直到那人离开,才转身继续办事。美国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胸部向前挺直,能有效平息怒气。

    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记住,对亲人让步不丢面子,而是出于爱。▲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副教授 李 君)

    
, http://www.100md.com
    管好“情绪垃圾桶”(心理生活)

    四成人向身边人过度索取感情

    老婆对丈夫颐指气使,稍有不顺就威胁要离婚;孩子对母亲大呼小叫,将母亲的关爱当成耳边风;女孩对闺蜜喋喋不休地抱怨,把对方当成“情绪垃圾桶”。人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但许多人对自己的情绪、行为不加约束,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断索取情感支持,耗尽对方对自己的爱。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四成受访者对同事、亲人、朋友存在过度索取感情的现象。

    过度索取感情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给对方。他们出于爱而不断忍让,若无合理宣泄途径,那过多的忍耐会成为消极负面的力量,影响其身心健康,破坏关系。亲人间的过分索取造成亲情的淡漠;情人间的过分索取造成爱的沉重,加重了嫉妒、猜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过度索取感情的现象?可以问自己3个问题:1.我心情不好时是否会轻易对周围人发怒?2.我是否把他人的支持和忍让看成理所应当,一旦得不到就不满?3.我是否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愿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回答都是肯定,那就该改变自己了。
, 百拇医药
    想走出这个怪圈,首先要站在不同角度想问题,有些问题就不再是困扰。其次可通过唱歌、运动等自我调节。如果非常想倾诉并获得安慰,要就事论事,避免将怒气转移到他人身上。再次要记住,有付出才有回报。从对方那里获得关爱,要用语言或行动表达感激。例如,妻子耐心听你抱怨工作繁忙,你不妨说句“谢谢你陪着我”,让她感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忍不住发怒或忧伤,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不要把这项任务不恰当地置于亲朋好友身上。▲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 马健文)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