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55723
河间派实为病机气宜派(上)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31期
     刘河间所开创的医学流派史称“寒凉派”,然而细究后会发现,视其为“寒凉派”“主火论”者,是“见其偏而未见齐全”。河间的视野贯穿人与自然,为医不仅重方更重疾病机理,其实践重寒凉而不偏执于寒凉;故笔者认为,称河间所开创的医学流派为“病机气宜河间派”更妥。以下详细解说。

    谨候气宜无失天信

    《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并谓“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可见经方学派是以娴熟运用方药“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反之于平”而著称,而非当今一些医家认为的用“经验方”而不讲理。

    经方学派不仅讲理,而且讲的是“人与天相应”的大道理——“因气感之宜”,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强调勿“失其宜”。

    《汉书·艺文志》中的“气感之宜”,应该就是《内经》中的“气宜”。也许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在人与自然更亲近的汉代及之前,“气宜”、“气感之宜”是大众都能明白的流行词汇;只是在人与自然越来越远的后世,才对于自然给予人的指引越来越陌生。

    何谓“气宜”?《中国医学大辞典》认为指“六气各有所宜也。”《内经》中讲“气宜”有两篇,一为《素问·至真要大论》,一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都在运气七篇大论之中。运气七篇大论都是讲天地的,于是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朦胧的印象——“气宜”是讲天地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谨候气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