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7618
中医临证需重内环境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70期
     中医学的内环境主要是指脏腑、经络等所处的内在环境和基础状态。它正常表现出的基本形式是阴阳的动态平衡,即“阴平阳秘”,具体表现为气血运行、气机升降、寒热燥湿等之间的相互制衡。

    在现代医学里,内环境是指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与活动的所在。

    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及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一旦内环境失稳则必然会影响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酸碱度(pH)、渗透压、温度等。

    在中医学中,内环境是与外环境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其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同时还认识到“人与天地相应”(《灵枢·邪客》),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土地方域等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人类在能动地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由此可知,要使人体保持健康状态,就应该做到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及内环境的平衡稳定。

    中医内环境的表现形式

    中医学的内环境主要是指脏腑、经络等所处的内在环境和基础状态。它正常表现出的基本形式是阴阳的动态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具体形式则表现为气血运行、气机升降、寒热燥湿等之间的相互制衡。

    气血运行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产生于脏腑又荣养于脏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