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746614
《内经》“血枯”本意——在男子为“不育”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422期
     《内经》“血枯”原非指女子经闭,其病机主要是肝肾两伤,精、气、血俱虚;其在女子表现为“月事衰少不来”,在男子则为“伤精”“精液衰乏”。

    男子“伤精”“精液衰乏”,生殖之精化生无源或减少,表现为无子,即现在的男性不育症。

    血枯出于《素问·腹中论》:“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伤肝,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血枯”本意

    王冰是医学史上以注释《素问》的第一人,其对于血枯的解释是“夫醉则血脉盛,血脉盛则内热,因而入房,髓液皆下,故肾中气竭也。肝藏血以养人,脱血故肝伤也。然于丈夫则精液衰乏,女子则月事衰少而不来。”王冰关于血枯一病的注解,窃合《内经》之意。在女子则表现“月事衰少不来也”,然于男子则表现“精液衰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