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99072
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43期
     2017年6月5日,笔者在本报4版撰文阐述了韦以宗教授发现的脊柱圆运动规律及其对防治脊柱劳损病的重要意义,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现将韦以宗创立的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的内涵及其对防治脊柱伤病的重要临床价值进行总结,请同道批评指正。

    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创立的学术背景和过程

    一直以来,西方医学界认为脊柱是三维空间,有六个自由度,研究脊柱力学都围绕着一个如何维持脊柱稳定性的问题。三柱理论、三维空间理论以及四根绳塔和旗杆论,均是脊柱、椎体局部的力学理论,忽略了地球引力。我国中医界在不少著作中引用了这些理论,有的还冠以“运动力学”之名,误导了读者。

    韦以宗对中医学整脊理论和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他发现中医对脊柱的认识是整体的、系统的、动态的,中医的原创思维是天人合一的生化观。

    韦以宗业余生活里喜欢养狗,他发现狗在行走时,首先出前右脚,其次出后左脚,再次出前左脚,最后出后右脚,这就像人行走时总是向前跨出一侧的脚而同时向前摆出另一侧的手,也就是说手脚左右交替运动。由此,韦以宗想起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是从四足动物进化而来,人体的结构形态有四足动物遗传的影子。于是,带着对人体脊柱问题的深刻思索,韦以宗借助四足动物脊柱轮廓应力图来分析人体的脊柱轮廓应力。

    四足动物脊柱在矢状面呈稍向上弯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