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3.27
编号:76772
车厢里的笑声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7日 生命时报 2018.03.27
     车厢里的笑声

    李克红

    周末,我带着孩子坐火车从纽约去布鲁姆菲尔德看望父母。车厢里非常安静,有几个乘客极小声地耳语两句,生怕会打扰到别人,更多的人则是戴着耳塞听音乐或者看书,亦或是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

    途经一个小车站,上来了一个穿着红色夹克衫的中年男子。他自然地走到车厢一端的扶杆边,背靠着站着。火车启动后,他就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开始轻轻划动。

    我在不经意间看到了随后发生的一切:手指在屏幕上划动了几下后,男子似乎被某些内容吸引住了,他停了下来,先是安静地欣赏了一阵子,然后,我看到他的嘴角慢慢出现了笑容。他轻轻地从嗓子底发出两声笑声,然后,他的笑声从嗓子底变到了嗓子口,又从嗓子口转换到了嗓子外,最后,终于变成了整个肺部活动——“哈哈哈哈”的笑声从他的肺里一串串地飞出来,传遍了整个车厢。

    人们被那笑声吸引,纷纷向他看去。刚开始,大家的目光都充满了疑虑,在疑惑中面面相觑,发出一些表示难以理解的、无声的苦笑,甚至是嘲笑。但是红衣男子仿佛根本没注意到人们的眼神,他只是对着手机继续看着,笑着,而且越笑越大声,笑得脸都红了,脖子也红了,脖子上的青筋都浮出来了,腰都弯下去了,用手捂住了肚子还在“哈哈”笑着……

    看到他这个样子,车厢里的人们都乐了。原本嘲讽的表情慢慢变成了真正的快乐,而且笑的人越来越多。女士们仰起头笑,男士们跺着脚笑,小孩子们连蹦带跳地一边拍着桌子一边笑,还有一个老夫人,笑得直用拐杖磕地面,发出“嘭嘭”的声音,用手抹着几滴流出来的口水。

    在笑声中,人们有了眼神的接触,有了语言的交流,接着他们开始聊天,相互介绍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讨论最近上映的电影,还有社交网站上的趣事。慢慢的,人们反而忘记了红衣男子,包括我在内。

    就这样一路聊着,很快到站了。下车后,我们在一家快餐店又一次遇到了红衣男人,他朝我微笑,并示意我坐在对面。我说:“你真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我很想知道,你在手机上看的是什么节目或是电影呀,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手机?不,不,我没有看任何节目,因为我的手机在我出门前就已经没电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轻轻划动给我看,屏幕始终都是黑黑一片。“可是……那么你在笑什么呢?”我更好奇了。“哦,我只是不希望车厢里继续这么安静下去。我相信笑声是可以传染的,我带头发出笑声,大家也会因此变得更快乐。”他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