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9170
多因复合(下)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911期
痰瘀互结,邪实正虚,多脏同病,中医病因病机
     痰瘀互结

    津血同源,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布散于脉外、组织间隙之中则为津液,通过脏腑气化作用,出入于脉管内外,互为资生转化。在病理状态下,不仅可以津凝为痰,血滞为瘀,各具特有的征象,但因均为津血不归正化的产物,同源异物,故在病理状态下,又有内在的联系,往往互为因果,胶结难解。

    既可在同一病因作用下,同时影响津血的正常输化导致痰瘀同生。如热邪可以炼液成痰,而血液受热煎熬,又可结而成瘀;寒邪客于络脉,寒凝血滞而瘀,寒邪伤阳,液聚为痰。另一方面,亦可表现为痰瘀互生。痰浊阻滞脉道,妨碍血液循行,则血滞成瘀。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影响津液正常输布,或离经之血瘀于脉外,气化失于宣通,以致津液停积而成痰。唐容川在《血证论》明言:“痰亦可化为瘀”,“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故周仲瑛认为:痰阻则血难行,血凝则痰易生;痰停体内,久必化瘀;瘀血内阻,久必生痰。在病变过程中可以互相因果为患。

    由于痰瘀相伴为患,在具体治疗时首需分清二者先后及主次关系,确定化痰与祛瘀的主从,或是痰瘀并治。治痰治瘀虽然主次有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