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缅怀学习
编号:13363023
追忆那刻骨铭心的跟师岁月 ——缅怀中医肝病大家王鸿士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61期
     2019年4月30日是中医肝病大家王鸿士诞辰100周年。斗转星移,虽然王鸿士老师离开我们已经34年之久,但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在我眼前浮现,他的谆谆教导经常回响在我耳边。老师有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格,老师是严谨的恩师、治病救人的大医。

    1974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在中华医学会礼堂,由时任北京市卫生局局长金茂月主持召开的拜师大会上,我有幸正式成为王鸿士的学生。

    老师身材魁梧、双目炯炯有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有点严肃,对于刚出校门不久的我,能成为他的学生,虽然心情激动不已,但不免还是有点害怕、拘谨。

    王鸿士出身天津医学世家,自幼受到父辈医术熏陶,励志以岐黄济世。青年时期考入北平国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师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及前清御医瞿文楼,学习刻苦认真,得到两位大师的真传,医术造诣颇深。他致力于中医事业,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经过几十年的探索钻研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辨证施治理论体系,治病救人无数。在中医界早已声名卓著,仍坚持每天读书不倦,谦虚好学,取同道之长,补自己之短,为中医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http://www.100md.com
    在肝病方面,王鸿士独创治疗肝病三法“平亢、补衰、疏郁”。王鸿士在诊治肝病过程中,尤为重视祛邪扶正,他认为急性肝炎是由温热或湿温所致,深刻体会到温热病或湿温的特殊表现,在治法上首先以清热利湿、清肝理气、祛邪为主,给邪以出路病自愈。慢性肝炎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辨别虚实非常重要,王鸿士强调虽久病多虚,但余邪未尽,需要四诊合参,认真辨证,治法在扶正的基础上,仍要重视清利湿热、祛除余邪。肝硬化、肝硬化腹水是肝脏疾病发展较为严重阶段,病情复杂,临床表现虚实相间,治疗棘手,王鸿士认为其病机要害皆在郁结,正虚邪实为多,治法应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要,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王鸿士在多年的临床诊疗中,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遵循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同时,接受新知识,学习现代医学,结合西医化验检查指标,抓主症,诊疗效果奇佳。王鸿士为中医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为改革中药剂型亦进行了多年的潜心研究,“肝炎一号、肝炎二号”的研究,对治疗肝病的针剂有了重大的突破。王鸿士不但对治疗肝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一些内、外、妇、儿科疾病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一些疑难重症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探索出独特的诊疗思路与用药经验,治愈的病例不胜枚举。
, 百拇医药
    王鸿士治学严谨,重视人才培养和中医经验的传承,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几十年的经验传授给后人。我在跟随老师学习期间,不但学到了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更学到了老师的品德。他为人正直,严于律己,做事一丝不苟,老师经常告诫我行医重德。比如,他出门诊时,自己的亲属熟人一定按顺序就诊,不予任何额外照顾。对患者不分高低贫富,一视同仁,处处为患者着想,经常为患者加号,不能正常下班。为患者处方时,尽量为患者节省,做到少花钱治大病。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他必亲自查体、触诊,测量腹围。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行动,感染着我。平时老师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我在门诊为一名女性患者写病历,老师看过后,问我为什么没写月经周期,并说:“女性患者一定要问‘经带胎产’,这关乎患者的安全和具体用药。学不厌精,治病救人马虎不得,一定要认真细心。”40多年过去了,老师的教导我一直铭记于心。

    我自己的一次患病经历至今难忘,有一天早上起来,感觉双目奇痒难忍,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睑缘炎”,用了多种眼药、激素,未效,老师知道后,批评我说:“理论要联系实际,学而致用,自己学中医都不付诸实践,怎么能学好中医呢?”随即给我开出两种中药,服后症状很快消失,老师说:“中医就要辨证施治,用当通神”。在跟随老师学习的日子里,老师精湛的医术一次次让危重症患者起死回生,正是中医药神奇的疗效坚定了我学好中医的信念。

    在王鸿士诞辰100周年之际,作为他的学生,回忆这些与老师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不禁感慨万千!老师不仅教给我高超的医术,他的学术思想和高贵品质,更使我终身受益。老师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姚淑香), 百拇医药(姚淑香 北京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