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结肠病 > 结肠炎 > 溃疡性结肠炎
编号:13363130
李佃贵治溃疡性结肠炎病案举隅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26期
     溃疡性结肠炎(简称UC)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不同程度等的全身症状,为临床常见病、难治病。李佃贵教授认为脾胃虚弱为本病发病之本,浊毒内蕴为发病之标,痈疡内生为局部病理变化,治疗上分期、分阶段论治,发作期重在化浊解毒;缓解期重在健脾益肾,以期标本兼顾;强调辨病为先,以明确诊断,与证相合,宏微相参;将中药硬膏、隔物灸等方法用于UC的治疗,内外治法双管齐下,把握UC发病与气候的相关性,从饮食、情志、起居等方面调摄,治养于一体,缩短治疗周期,防止复发。

    治疗法则

    中医外科学治疗痈疡分阶段而治,立出“消、托、补”3个治疗原则,李佃贵认为该病从临床表现、局部病理变化及致病机理都与痈疡有异曲同工之处,并结合UC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交而作的特点,临床上常分阶段用药,有所侧重,以期标本同治,常有显效。

    发作期

    化浊解毒,消托并行 李佃贵认为浊毒内蕴是本病的致病关键,发作期多以实证、浊毒证为主,表现为腹痛、腹泻、便黏液脓血、里急后重、口干口苦、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故将化浊解毒立为大法,贯穿治疗始终,使浊化毒解,痈疡消于内而托于外,正气得复,肠腑转安。常用药物有白头翁、茵陈、黄连、败酱草、地锦草清热化浊解毒。该期重在化浊解毒,消托并行,以补为佐,升降脾胃以顺特性。

    缓解期

    健脾益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