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8566
肺系病证辨治勾要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150期
     肺系病证首当辨其外感内伤,两者又有主客交浑的情况。外邪犯肺以宣通为主,内邪伤肺以肃降为顺,互有关联。治肺重在治气,但勿忘治血。肺病阴伤者多,进而阴伤气耗,阳虚者少,阴伤及阳可见肺阳虚证。临证既应辨清寒热虚实,又要识其兼夹与转化。上盛下虚,肺肾同病者难治。还要重视肺病与他脏的整体关系。

    外感内伤可以交浑为病

    肺受气于天,吸清呼浊,内为五脏华盖。故外感六淫多先伤肺,内伤诸邪亦多干肺,这是不同于其他诸脏之处。为此,临证首当辨其外感、内伤。但进而言之,两者又有主客交浑并见的情况。如虚体感冒有气血阴阳之别,不同于一般感冒应用辛温、辛凉之剂。气虚者当补气以固表;血虚者应养血以助汗,此即夺血者无汗之意也;阴虚者滋阴以为汗;阳虚者助阳以透汗。它如肺痨本在阴虚,但在阴虚的基础上可见痰热(火)、痰浊。笔者曾见一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每逢秋季则发咯血,表明内燥与外燥互有关联,内外相引发病。肺炎虽然多属风温,但与内伤宿疾也有密切关系。曾见一例李姓患者,近五年来均有发病,证见胸痹症状,不同于一般的风温,与其素体痰浊偏盛极有关系。于此可知,外感未必皆实,内伤未必皆虚。概言之,与禀赋不强、体质差异、原有宿疾均有密切关系。临证必须根据其主次缓急辨治。特别要厘清证似外感,实属内伤,或证似内伤,实为外感的表象,如成人斯蒂尔病、无名热;湿温“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的假象(《温病条辨》),以免误判。

    外邪犯肺以宣通为主,内邪伤肺以肃降为顺,两者互有关联

    在正常情况下,肺气的宣通与肃降,升降相因,是其本能,若肺失宣通或肺失肃降则为病。但肺气不宣与肺失清肃两者又互有影响。外邪犯肺,邪闭肺气,则肺气不能宣通,内邪伤肺,肺气不利,则不能肃降。故治外当以宣通为主,治内应以肃降为顺。《医宗必读》说:“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当予辛甘散邪。”与“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有异曲同工之妙。若妄予清降之品反致遏邪,甚则“久咳成劳”,变生他病。既往曾见一例久咳患者,前医投补肺润肺之品,反见咳重声哑,乃用三拗汤加味,宣肺透邪,两诊即愈。据此,可以认为外感咳嗽即使久延,只要没有明显的风热、燥邪、肺火、痰热证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