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
编号:10123368
语言应激与情绪短路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10日 《健康时报》 2002.10.10
     张洪军

    一个年轻人到医院看望好友,出来时不小心与一伙人在楼梯里发生碰撞,引起了争执。双方互不相让,由楼梯吵到病房外,情急之中,这个年轻人顺手从花坛边抓过一块砖头,照准对方的头部砸去,被砸的人倒在了地上,前额处血流如柱。刚才还争吵的对方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赶紧到外科找大夫。尽管做了一切努力,伤者还是死去了。

    双方都不是“恶人”,诱发的原因又那样微不足道,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结果呢?

    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通往新皮质的大神经通路之外,还有一束小的神经元直接从丘脑通向杏仁核这个激情之源。这小而短的“胡同”使杏仁核可以直接获取感觉输入,并赶在新皮质完成感觉登记前抢先反应。我们平常说的感情代替理智导致失常、变异的疯狂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人类最原始、最强烈的情绪取捷径到达杏仁核,造成情绪短路的结果。

    国内有心理学家针对情绪短路这种具有普遍性、严重性、危害性的现象,提出了“语言应激”的概念。人生活在语言交际的汪洋大海中,随时都会接受各种语言刺激,每个人的修养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面对恶性语言刺激反应也不同。有的人应激水平低,不善于应变,在一些恶性语言刺激面前处理不慎,就可能酿成悲剧,导致激情犯罪的发生。

    尽管情绪短路所导致的语言应激现象具有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但人们应该了解这一现象的心理机制,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加强意志训练。在处于语言应激情境时,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使行为反应迟发,并且做到有所选择,这样会避免悲剧的发生。(摘自9月14日《健康报》张洪军/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