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人与医学
编号:10130836
我该怎么办--龙胆泻肝丸致肾损害采访手记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26日 新华网
     自从把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一稿发出,我们就预料到,由于服用这个非常知名的中成药人数众多,稿件可能会引起比较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没有想到,这两天反馈电话中,更多地传出来的不是愤怒的谴责,而是无奈和无助。

    服用了此药的患者,有的是同样因此药而患尿毒症的患者家属,往往在说明了自己和亲人的服药过程后,可怜巴巴地问:“我该怎么办?”

    我们无言以对。

    能说什么呢?一个合法的药物——有合法的药物批号、符合药典的配方,还拥有知名度极大和美誉度甚高的品牌,以及对它的疗效笃信不疑的患者,一切正向的优势都具备的情况下,这个本应治病的药物,却真的“致病”了——这个药物中的一个组成药物“关木通”,成为把患者推向马兜铃酸肾病的隐性凶手。

    话筒里的声音终于改变了调门,是哭声:“这个药既然早有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患者花钱看病吃药,他们有权知道药的疗效和它的副作用!”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对医生们致以敬意。他们除去在可能的范围内大声呼吁,请患者慎用此药外,以往不太乐意在业务外牵扯精力的医生们,因其社会责任感挺身而出,在接受采访时多方配合,给予了记者最有力的专业支持。

    但总有一个个按捺不住的疑问,从我们心中涌出:医疗界中,肾内科大夫几乎人人皆知的事实,生产有“关木通”在内的龙胆泻肝丸生产厂家们竟如此闭塞?生产厂家之一的同仁堂向国家药典委员会申请以“木通”代替“关木通”,此举是知情后的行为,也是正确的行为;又是一大串的为什么——以信誉为企业生命的同仁堂等药厂,为什么没有采取回收或公告等对公众有效的行为?为什么在医院已比比皆是的、由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损害病例,没有坐上“直通车”,最为直接充分地反映到国家药监局,再由国家药监局发布到患者?

    据了解,国家药监局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来源于各个医院,西药的不良反应由西医向上反映,中药的不良反应,反馈渠道应为中医;龙胆泻肝丸恰恰是中药,患者服用后出现了急需西医插手治疗的肾损害,开出中药的中医们还蒙在鼓里。渠道,就在交叉下淤塞。

    对患者们如此重要的一项信息,在真正需要了解它的人们面前止步。正因为不了解,所以误服误用,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损害患者还在一个个地被送进医院。正如北京朝阳医院彭立人主任所说:“大家好象都在回避这件事。”她指的是有关龙胆泻肝丸副作用的事情。然而,这种不正常的回避,是为了避免厂家的经济损失吗?是为了避免扯入官司吗?

    一种药物,自从发明之日起,哪怕是没有发明之前的研制,就是为了人类的健康。什么经济利益能够大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哪种信誉可以在隐瞒真象、剥夺患者的知情权后屹立不倒?更何况,人证、物证俱在,记者的良知也在,我们责无旁贷。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朱玉 张建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