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193407
中外医药快讯(2003.07.30)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89期
     美计划启用艾滋病监测新系统

    美国疾病防治部门27日宣布将启用一套新的艾滋病监测系统,以便更准确地追踪全国范围内新出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在27日于亚特兰大开幕的全国艾滋病预防大会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专家介绍了新系统的运作机制。这套系统将依靠两种抗体测试技术来区分新感染者和长期感染者,其中一种技术能识别出最近6个月内的新感染病例。

    专家们说,美国现有的艾滋病监测系统,主要基于病毒潜伏期一般在10年左右的原理,来估计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发病状况,它不能有效反映最新的感染趋势。而且,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艾滋病防治手段不断取得进展,患者从感染上病毒到出现症状的周期在变长,这也给区分新、旧感染者增加了难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詹森博士指出,新系统全面启用后,卫生部门将会及时获得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新信息,从而针对那些艾滋病病毒正在蔓延的地区和人群采取预防措施。
, http://www.100md.com
    美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已在一些地区对新系统进行了试点,并准备明年全面完成新系统的部署。据悉,这套系统将在全美35个地区开展检测工作并采集数据,美国93%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被置于新系统的监测范围之内。(毛 磊)

    美开发出DNA电化学检测新装置

    美国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一种装置,它能够在不需要试剂的情况下,借助电化学原理检测出微量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在疾病诊断、防范生物恐怖袭击等领域都有潜在用途。

    目前所有的DNA电化学检测手段,都需要在检测前利用试剂对DNA进行处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DNA在大小只有1mm的金电极上完成自我组装后,能够通过空间结构的变化而生成可被检测的电信号,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外源试剂的参与。研究人员说,除不需试剂外,新装置还具有轻便、检测速度快等优点,通过手持方式就可以操作。
, 百拇医药
    包括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艾伦·黑格在内的一个研究小组,已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他们的上述新成果。(毛 磊)

    美研究用虚拟现实技术帮助戒烟

    美国佐治亚大学提供的消息说,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目前正在与有关企业合作,研究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戒烟治疗。

    据负责这项研究的博尔尼克博士介绍,对于那些正在尝试戒烟的人来说,现实生活中与抽烟有关的小小刺激,都可能重新勾起他们的烟瘾。戒烟治疗要想获得更好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可能使人戒烟努力失败的诱因,同时训练戒烟者学会拒绝尼古丁诱惑的技巧。虚拟现实技术在这些方面可以有用武之地。

    目前,美国接受戒烟治疗的人约有3/4最后都烟瘾复发,以失败告终。博尔尼克指出,将接受治疗者带到酒吧等吸烟场所训练他们如何抵制诱惑可行性不大,所以医生们通常自己充当吸烟者,通过给接受治疗者递烟等来实施治疗,这样做效果并不好。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医生们营造出能够考验吸烟者的逼真环境。
, http://www.100md.com
    在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资助下,博尔尼克等已初步开发出多种虚拟场景,其中有不包括任何吸烟诱因的“房间”,有空无一人但香烟等道具齐备的“房间”,还有“虚拟聚会”等社交环境。在所谓的“虚拟聚会”上,接受治疗的戒烟者将会遭遇很多吞云吐雾的人,这些人都是根据真人影像、而非计算机模拟结果生成,他们会不断地向人敬烟。接受治疗的人在不同虚拟场景下究竟会萌生多大烟瘾,将通过心跳、呼吸等测量而得到反映,并最终提供给研究人员和医生。

    博尔尼克等目前正在征集实验对象,打算通过临床实验来评估虚拟现实环境是否会对瘾君子们构成真正的吸烟刺激。研究人员希望最终能将他们的成果应用于戒烟治疗,以及评估不同戒烟药物或疗法在降低烟瘾等方面的效果。(毛 磊)

    日科学家发现构建神经回路网不可缺少的蛋白质

    日本东京大学广川信隆、本间典子等在25日出版的美国《细胞》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在大脑形成复杂的神经回路网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蛋白质,这项成果被认为与弄清大脑构造相关。
, 百拇医药
    各种神经细胞需要构成神经回路网才能发挥正常机能。从神经细胞中伸出的轴索像电线一样把细胞连接起来,如果连接错误,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就会出现障碍。

    日本《朝日新闻》网络版25日报道说,广川等人注意到轴索中有一种叫做“KIF2A”的蛋白质。他们通过基因技术使实验鼠不能合成这种蛋白质,结果这样的实验鼠在出生1天后就死亡了。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实验鼠的轴索中途发生了分叉,不能很好地形成神经回路网。但如果给因不能合成“KIF2A”而产生轴索分叉的神经细胞重新注入这种蛋白质,轴索分叉的现象就会减少。

    广川说,“KIF2A”蛋白质对大脑神经回路网的构建举足轻重,这项成果或许关系到对神经细胞变性引发的疾病的病因的探索,以及对这类疾病的治疗。

    德国科学家研制出诊断背疼的电脑系统

    常坐办公室的人,脊背疼痛是最容易发生的疾病。说来可能没人相信,慢性背疼是德国职员提前退休的首要原因,也是每年治疗费用最高的疾病,每年大约有50亿欧元用在背疼治疗上。
, http://www.100md.com
    8月期的德国《科学画报》报道说,医生们对诊断背疼很重视,因为背疼很可能会演变成慢性病,而早先的研究又已证实不少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可以导致慢性背疼。波鸿鲁尔大学莫妮卡·哈森布林等研究人员据此开发出了一套电脑系统,可以早期诊断和预防背疼。

    在使用这套系统的时候,患者必须单独对着电脑回答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引发背疼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比如恐惧、沮丧、压力等等。医生们可以据此判断,患者偶尔的脊背疼痛是不是会恶化成慢性病。根据问卷的答案,电脑系统可以自动提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列出患者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推荐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中成药不良反应再次引起重视

    “对于现阶段的中药产业来说,只有采取这种非常手段,才有可能真正触动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神经,站在维护中药产业地位和产业安全的高度,制订并执行更严格、更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制度,彻底解决中药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问题,使其不至于危及整个行业。”中医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治医师张壮对最近发生的两起涉及中药不良反应的官司给予了“很高评价”,这两起官司分别是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消费者状告“排毒养颜胶囊”和正在进入司法程序的“马兜铃酸”受害者起诉医疗单位。
, http://www.100md.com
    张壮认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均与中药用药不当有关,而出现用药不当,特别是中成药用药不当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说明书对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记载要么是一片空白要么是记载不全,比如大黄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其优缺点早已为医药工作者所熟悉,作为排泄用药确实有效,但不能长期服用,否则将产生依赖性导致继发性便秘。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药品生产销售的管理部门都肯定清楚这一点,但在产品说明书中却只字未提,消费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按照说明书长期服用,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产生诉讼的责任很清楚,其实只要企业在产品说明书中提到这种不良反应,就可以免责,这场官司就不成立,企业和管理部门都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动。

    张壮指出,在这个问题上,管理部门也难辞其咎。事实上,作为管理中国药品生产和销售的管理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两年已经明显收紧了对中成药的管理,新报中药品种的毒理实验已经开始与西药接轨,说明书的内容也开始像西药看齐。“目前说明书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过去批的古方、验方中药上。”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所长、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晓良说。他认为在目前的药品管理条件下,消费者选择诉讼的方式既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佳手段,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着医药行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促进管理部门必须加快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
, 百拇医药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欧美国家的药品监管制度的完备与严格,与一系列的法律诉讼密不可分,尤其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震惊全世界的“反应停”事件,在经过多年的诉讼后,欧美各国纷纷检讨在药监方面的过失,制药企业在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与实验方面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直接促成了欧美国家对药品监管部门的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继而建立起今天相对完善的各种制度和标准,因此,中国医药管理部门和中药产业今天面临的危机或许正是一个契机。(刘福兴)B10

    中药在瑞士市场前景看好

    (一)市场容量

    瑞士是一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小国,人口数量虽少,但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险体系非常发达,作为一个高工资、高福利的国家,瑞士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开支相对较高,且20年来一直持续上升。

    瑞士人口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5%),从整个社会的情况来看,多数老年人生活优裕富足,因此,除一般的治疗型药外,对各类保健型药物有着长期稳定的需求。
, 百拇医药
    瑞士本身是一个医药生产大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医药化学技术和诺华、罗氏等著名医药化工生产企业,药品种类相对集中于特定领域,抗病毒药、呼吸系统疾病药物、头孢类抗生素、皮肤病药、骨科病药、心血管病药等,这些药品生产企业的主要导向是出口,据统计,瑞士十大化工医药企业的产品总量中仅3%供应瑞士市场,其他均出口到世界各大洲。而瑞士市场上外国进口药占据着很大比例,主要是美国和欧洲产品。

    (二)市场前景

    瑞士药品市场容量不大,竞争可谓激烈。那么,传统中药品种即使在瑞士成功注册,最终又能否为瑞士人所接受认同,而进一步推广呢?对这一点,也必须先期作出市场预测。

    随着东西文化、科学交流的增多,中药的疗效已开始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所认同。例如在瑞士,人们对人参已不感陌生:包括制药业巨子罗氏公司在内的数家瑞士制药企业均已研制生产出人参胶囊,市场销售情况良好。

    早在1969年,瑞士就创办了“瑞士针灸及中医协会”,该协会由瑞士一批对中国传统医学感兴趣的医药界人士发起和组织,目的在于研究和推广中国医术、针灸等。另外,在瑞士的数家药店中,已有中药在长期销售。

    (三)产品价格

    瑞士物价总水平高,药品亦不例外,相同品质同类西药的售价通常比中国市场上高出数倍。所以,中国药品一旦进入瑞士市场,将可望获得充足的利润空间,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中国对瑞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