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432560
医药快讯(2004.02.23)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99期
     世界首例人造虹膜移植手术成功

    你可以把头发染成金黄色,你想把眼睛换成蓝色吗?巴拿马外科医生德拉里·卡恩在情人节那天成功为他妻子进行了世界首例人造眼睛虹膜移植手术,使她眼睛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虹膜又称“虹彩”,位于眼睛角膜和晶状体之间,中间有瞳孔穿过。虹膜中含有色素,其颜色因人种而有所不同,人们通常所说“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

    据巴拿马《新闻报》21日报道,卡恩在进行了4年试验后,2月14日正式为他妻子做了世界第一例人造虹膜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他妻子的眼睛在术后没有不舒服的感觉。2月20日,卡恩医生在巴拿马召开的“第10届角膜炎症学国际大会”上再次演示了这种手术,受到与会学者的称赞。

    卡恩介绍说,人造虹膜移植手术是在白内障治疗手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较安全可靠。在已完成的数例手术中,都没有出现术后不良反应。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眼睛白化病,眼虹膜受伤变形的患者也可进行。手术除用于医学外,还可以用于美容,永久改变眼睛的颜色。
, http://www.100md.com
    这次移植的人造虹膜是由美国一家实验室生产的,商业名为“新虹彩”,其材料已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目前,人造虹膜只有绿色、蓝色和浅琥珀色。移植同样颜色的人造虹膜在手术后会因为各人眼睛的先天颜色不同而显得不同。每只眼睛虹膜移植时间只需8分钟,手术费为5500美元。(喻广生)

    泰科学家绘制出泰禽流感病毒95%的基因图谱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的研究人员20日宣布绘制完成了泰国发现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毒株95%的基因图谱,并称这将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病毒的进化过程,研制抗病疫苗。

    朱拉隆功大学基因图谱绘制组的首席科学家永·普沃拉万在记者招待会上介绍说,研究人员从佛统府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鸡身上提取毒株样本,历时4周绘制完成了95%的病毒基因图谱,绘制工作很快将全部完成。他希望,绘制出的基因图谱能揭示本次疫情的暴发起源。
, 百拇医药
    他说,病毒通过基因变异发生进化的速度很快,即使发生的疫情同属H5N1病毒感染,不同地区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也可能有差别。将泰国毒株的基因图谱与世界其他地区发现的毒株进行对比,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H5N1病毒的演化方向。目前,泰国研究人员已经将部分基因图谱数据存放在一个国际数据库中,供各国科学家自由利用。

    这是亚洲科学家第二次成功绘制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图谱。第一次是香港科学家于1997年禽流感暴发时完成的。据介绍,目前香港科学家正在绘制越南发现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毒株的基因图谱。(黄 恒)

    细菌感染检测新法可避免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可有效治疗细菌感染,但对于往往能引起相同症状的病毒感染却无甚疗效,反而可能引发病人体内的抗药性及不良反应。瑞士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检测细菌感染的新方法,比传统检测方法准确性更高,从而能进一步防止滥用抗生素。
, http://www.100md.com
    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将于21日出版的英国《柳叶刀》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人体血液中一种名为降钙素原的蛋白质是反映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如果患者被细菌感染,这种蛋白质会大幅增加,病毒感染则只会引发这种蛋白质的小幅度增加。

    研究人员选取了200多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他们分为数量相同的两组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人员对第一组患者使用常规诊断方法,即通过X射线成像、实验室测试和临床症状来进行诊断,得到的结果是有83%的患者需要服用抗生素;研究人员对第二组患者采取衡量体内血液降钙素原比例的方法进行诊断,结果发现有43%的患者需要服用抗生素。

    与此同时,为了检验新检测方法与常规诊断方法的准确程度,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另一种独立试验,即将所有患者的分泌物样本放入培养液中,观察其中是否有细菌生长。结果表明,两组样本中大约都有20%出现了细菌生长的现象,表明两组患者中受细菌感染的人数大约都为20%。也就是说,常规诊断方法误诊了63%的患者,而新方法则将误诊患者减少到23%。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解释说,培养患者分泌物样本的检测方法相对复杂,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在临床诊疗中无法得到大规模应用。而相比较而言,尽管新检测方法还是不太精确,但与常规方法相比,已经大大降低了因误诊而造成的抗生素滥用的比例。(曹丽君)

    阿司匹林可防淋巴肉芽肿病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宣布,定期服用阿司匹林除了有效防止患者罹患结肠癌和心脏病外,还能够杜绝一种名为淋巴肉芽肿病的癌症。

    最新报告显示,阿司匹林有预防癌症的功效。哈佛大学的公共健康研究小组发现,病人如果每周服用2片或2片以上的阿司匹林持续5年,即可降低其罹患淋巴肉芽肿病的危险。

    研究人员对565名患有此病的患者以及679名健康人群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及用途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发现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患癌症的几率只是不服药的人的60%。
, http://www.100md.com
    研究小组表示,这个发现还需要在更广泛的调查中进行验证。他们在研究报告中表示,抗炎症药物可能抗击淋巴肉芽肿病带来的炎症及免疫系统紊乱的发作。

    他们表示,一旦阿司匹林有效防止淋巴肉芽肿病的作用能够得到证实,那么他们就可以探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并且提供可能的预防手段。

    艾滋病病毒感染猫和人的机理相似

    据《日本经济新闻》20日报道,日本科学家发现猫和人的免疫细胞被艾滋病病毒侵入的过程非常相似,这一发现为用猫做实验开发人类艾滋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人们以前就发现猫也会患艾滋病,相关病毒称为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患病的猫与人类患者的症状非常相似,病毒在机体内袭击的目标也相同,都是承担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但科学家不清楚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是否也相同。
, http://www.100md.com
    北海道带广畜产大学副教授宫泽孝幸等人研究发现,猫免疫缺陷病毒先与猫淋巴细胞表面的CD134蛋白质结合,然后在一种称为CXCR4的蛋白质的作用下侵入淋巴细胞。这一过程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过程极其相似。

    这一成果发表在2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有关专家说,这在艾滋病研究方面是一大进步。现在科学家开发用于人类的艾滋病疫苗时,多以猴子作实验对象。如果用猫做实验,不仅比用猴子做实验更加容易操作,还能大大降低实验成本。(何德功)

    动物实验表明α干扰素可治非典

    日本和荷兰联合研究小组用?琢干扰素有效抑制了实验猴体内非典病毒的增殖。经过治疗,感染非典病毒的猴子基本没有出现肺炎症状。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的是去年非典流行时从中国香港非典患者身上分离的冠状病毒。他们向数只猕猴的鼻子喷洒非典病毒让猴子感染后,再给猴子注射?琢干扰素。对猕猴肺部情况的观察显示,非典病毒在它们体内没有增殖,猕猴基本上没有出现肺炎症状。
, http://www.100md.com
    去年非典流行时,一些人认为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能有效治疗非典,但临床验证结果却并不尽人意。接受类固醇治疗的很多非典患者则出现了骨细胞坏死的现象。日本病毒学家田代真人说,干扰素被普遍用来治疗肝炎等疾病,用现有药物治疗非典,安全性方面应该没有问题。

    去年7月底,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科学家报告说,贝塔干扰素可强有力地抑制非典病毒增殖。另外,加拿大研究人员去年9月报告说,一种名为“干复津”(Infergen)的复合干扰素对非典也有一定程度的疗效。(何德功)

    科学家培育出紫色的转基因西红柿

    美国科学家最近培育出一种新型转基因西红柿,它因其中含有一种名为花色素苷的物质而呈现出奇异的紫色,还具有预防癌症和心肌梗塞的功能。

    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卡尔·琼斯等人在专业期刊《遗传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花色素苷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广泛分布于诸如葡萄、血橙、紫叶甘蓝、茄子以及樱桃等植物中。含有该物质的植物会因所含的花色素苷含量不同颜色各异。红酒中也含有这种物质。这一物质具有一定的预防心脏疾病的功效。
, 百拇医药
    科学家说,西红柿虽然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物质,诸如具有一定防癌功效的番茄红素等,但却不含花色素苷。为使西红柿这种“健康的食品更健康”,他们尝试向西红柿中植入一种可以控制生成花色素苷的基因,并获得成功。

    据悉,科学家已经证实了这种经过转基因改造的西红柿中稳定地产生了花色素苷,达到了预期目的。科学家同时期望,他们可以利用类似的方法向西红柿中植入一些可产生其他健康物质的基因,使西红柿及其他健康食品越来越健康。

    香港与内地联合创建纪录人脑研究的中国脑库

    香港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系系主任邓兆华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香港大学医学院与中南大学联合创建了全球首个具有个人生活史、医疗和心理状况纪录的中国脑库,以促进医学界对人类大脑的研究,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据介绍,中国脑库不但是一个标本储存库,而且还将是一个拥有捐赠者详细的医疗、心理、性情等各种思维、精神状况以及人生历程纪录的资料库。
, http://www.100md.com
    邓兆华表示,人类脑库为研究人员进行一些非医学研究,如跨民族和种族的大脑结构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渠道,其价值涵盖了医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据香港大学医学院提供的资料显示,一些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和老人痴呆症等,都是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而被揭示出鲜为人知的一面。然而还有很多疾病的成因和未能解开的疑问,例如传染性疾病及其导致的脑部损害等,都只有通过直接剖析人脑样本才能解答。

    据悉,现时在西方国家已有数个知名的脑库,但那些脑库往往只收集脑的标本以及捐赠者的简单病例,却欠缺捐赠者生前详尽的医疗和心理状况纪录,因而不能完全满足各项研究的需求。此外,西方国家的脑库也缺乏中国捐赠者的脑样本,有关中国人的大脑研究数据仍严重缺乏。中国脑库特点就是将所收集的人脑,包括系统地纪录捐赠者生前各方面的资料,如健康状况、生活资料、病历和个性等,以扩大对人脑可研究的范围。中国脑库将坐落于湖南湘雅医学院和香港大学医学院。捐赠者必须事先签署器官捐赠同意书,再被安排接受心理测量和精神评估。而所有脑样本的收集和储存,将依据严谨的程序进行。
, http://www.100md.com
    香港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系系主任苏国辉说,现在湖南长沙已经有800多人签署了捐赠同意书,人在去世后捐出器官作医学研究除了能贡献社会外,还有延续其生命的含义。

    日本发现能警戒流感病毒入侵的蛋白质

    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审良静男领导的日英联合小组近日发现了人体内一类可以及早发现病原体入侵、并向免疫系统发出“警报”的蛋白质,其中一种蛋白质能警戒流感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据《朝日新闻》报道,审良静男等人发现,人体免疫细胞中一类名为“TLR”的蛋白质在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时,会很快发现“敌人”,向免疫系统发出警报。这一类蛋白质可分为10种,所警戒的病原体各有不同。研究小组从人们还不甚了解的“TLR7”入手,利用基因技术培育出体内“TLR7”不发挥作用的老鼠,然后让老鼠感染流感病毒,结果老鼠的免疫细胞并没有对流感病毒作出防御反应。

    研究发现,病毒进入老鼠体内后,“TLR7”可以捕捉流感病毒携带遗传信息的部分核糖核酸(RNA),向免疫细胞发出警报,由免疫细胞攻击病毒。研究人员说,除流感病毒外,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时也能被“TLR7”及早发现。

    审良教授认为,疫苗预防疾病的原理就是让免疫细胞记住侵入体内病原体的特征,然后发动进攻。了解“TLR7”的作用,利用携带病毒信息的RNA断片,对提高流感疫苗的预防作用大有帮助。(何德功), 百拇医药(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