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3期
编号:10400118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的建立及200份资料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动态了解其听力状况。方法 为改装体检的飞行员行纯音测试和声导抗检查,建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并对其中的200份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计算听力图上500、1000、2000、3000Hz的平均气导听阈,200例的结果为左耳平均13dBHL,右耳平均12dBHL。(2)200例中38例49耳有高频区听力损害。(3)197例375耳为A型曲线,7例8耳为AD型曲线,15例17耳为C型曲线。200例400耳均无声反射衰减。结论 参与高性能战斗机改装的飞行员的总体听力状况良好,但部分人员有高频区听力损害,今后应随访观察。建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听力档案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听力档案 改装体检 飞行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3-1927-02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ring files for pilot of high
, 百拇医药
    performance aircraft and analysis of200cases

    Xu Xianrong,Xia Hui,Chen Jun

    Center of Clinic Aviation Medicine,General Hospital of Air Force,Beijing10003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hearing files and investigate hearing condition for pilot of high perforˉmance aircraft.Methods Pure tone test and acoustic immittance test were carried out for pilots who were under physˉical examination for modification to equi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aircraft.200cases of them were analysed.Results It was calculated that the mean of air conduction hearing threshold of500,1000,2000,3000Hz on audiogram.The mean of the left ear is13dBHL and the mean of the right ear is12dBHL.49ears of38cases show hearing losson high frequency.The functions of eustachian tubes are normal and negative in the acoustic reflex decay test in400ears of200cases.Conclusion Overall,hearing condition is well in pilots who were under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modifiˉcation to equi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aircraft.But results of some pilots show hearing loss on high frequency and they should be followed up.Establishment of hearing files for pilot of high performance aircraft is very necessary.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hearing file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modification to equipment pilot

    自2001年开始,对入我院改装体检的飞行员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时,不仅为他们做常规的临床查体,还为其行纯音测试和声导抗检查,并建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听力档案。现对其中的200份资料进行分析,旨在阐述建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参与改装的飞行员的听力状况,为航卫保障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改装体检的飞行员200例,均为男性,年龄24~43岁,平均32岁,飞行机种包括歼-六16例,歼-七176例,歼-八8例。飞行时间533~2500h,平均1293h。除1例曾采用捏鼻鼓气法(Valsalva法)处理航空性中耳炎而发生短暂的眩晕发作外,其余199例均无眩晕病史,200例前庭功能均正常。2例有较明显的耳鸣,但无一例有听力障碍的主诉。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1.2.1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的建立 对入我院进行高性能战斗机改装体检的所有飞行员均详细询问病史和在部队的飞行情况;仔细阅读飞行员的《健康登记本》; ˇ 基金项目:空后重点课题(编号:KH0119016)的分题 无论是否做过年度大体检,均详细做各科包括耳鼻咽喉科大体检,听力检查在隔音室内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检查人员用丹麦Madsen ZO902型检测仪完成。纯音听阈检查增加3000Hz的测试,其余的检查方法与普通人相同 [1] 。声导抗(丹麦Madsen ZO901型)测试主要检测咽鼓管功能和观察有无声反射衰减。

    将每位飞行员的检查结果均输入“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原飞行机种、改装机种、原机种飞行时间、新机种飞行时间;纯音听力图上500、1000、2000和3000Hz4个频率的平均气导听阈、高频区有无听损伤及程度;声导抗测试咽鼓管功能是否正常和有无声反射衰减等。
, 百拇医药
    1.2.2 200份资料的抽取及分析 从“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中抽取连续11批体检者的前200份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纯音测听 计算纯音听力图上500、1000、2000和3000Hz4个频率的平均气导听阈,200例的统计结果为左耳0~29dBHL,均值为13dBHL,右耳为0~31dBHL,均值为12dBHL;38例49耳(双耳11例,左耳13例,右耳14例)有高频区听力损伤的表现(气导听阈>40dBHL),其中4000Hz有V型切迹的20例26耳(双耳6例,左耳6例,右耳8例)。

    2.2 声导抗测试 200例中197例375耳为A型曲线(双耳的178例,单耳的19例),7例8耳为AD型曲线(双耳1例,左耳2例,右耳4例),15例17耳为C型曲线(双耳2例,左耳6例,右耳7例)。200例400耳均无声反射衰减。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建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的意义 在第二代战斗机之前,飞行人员包括歼击机飞行员没有建立系统的特殊功能检查包括听力检查档案,年度大体检耳鼻咽喉科只做一般物理检查。这无法查出早期听力损害者,也无法较早对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当飞行人员有听力障碍主诉时,没有可以参照对比的听力档案,给诊断、治疗和健康鉴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本组资料看,38例有听力损伤表现的飞行员中仅有2例还有明显耳鸣,可能有听力问题,其他36例都不知道自己已有听力损伤,而他们都应予以预防听力继续恶化的卫生指导和定期随访。纯音测试有利于发现早期噪声性听损伤,咽鼓管功能检查有利于区别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声反射衰减测试有利于区别和排除蜗后性聋 [1] 。因此,我们建立了“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从档案的内容可以看出,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自改装体检开始其听力状况就被动态观察,对有早期和噪声性听损伤者,可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恢复听力或阻止听力恶化。对没有听损伤表现者,建议其至少每2~3年复查听力,更新一次听力档案。因此,为做好航卫保障工作,建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听力档案”是十分必要的。
, http://www.100md.com
    3.2 参与高性能战斗机改装的飞行员的听力状况 参加本阶段高性能战斗机改装体检的飞行员来自祖国东西南北的空军多个航空兵部队,飞行机种也涵盖了我军的各二代歼击机,其中又以歼-七为多,人员构成从普通飞行员到指挥员及机关的领导干部均有,年龄构成24~43岁,平均32岁,飞行机种包括歼-六16例,歼-七176例,歼-八8例。飞行时间533~2500h,平均1293h。因此,这200例飞行员的听力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参与高性能战斗机改装的飞行员的总体听力状况。从检查结果看,500、1000、2000和3000Hz4个频率的平均气导听阈左耳为0~29dBHL,平均13dBHL,右耳为0~31dBHL,平均12dBHL。尽管有个别的飞行员单耳气导听阈>25dBHL,但无一例双耳骨气导均>25dBHL的。气导听阈>30dBHL的仅1例1耳,且其骨导听阈正常,主要与来院途中感冒有关。因此,这200例飞行员的听力水平在语频区均属正常。但是,这样的检查结果并不能使航卫工作者完全感到宽慰。这是因为,第一,这200例飞行员都是从各部队推荐的飞行技术和身体状况较好的,因此,其检查结果可能代表着航空兵部队歼击机飞行员的最好或较好的听力状况,而过去因各种原因入院甚至停飞者在歼击机飞行员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2,3] ;第二,声导抗测试双耳A型曲线的178例,占89%(178/200),另有15例17耳为C型曲线,7例8耳为AD型曲线,占11%(22/200)。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飞行员来院路途遥远、天气寒冷,患感冒而使咽鼓管肿胀,中耳负压而出现C型曲线,此种情况是暂时的,对今后的飞行无明显影响;另一方面是长期的飞行生活使鼓膜反复受压而松弛,故而描记到AD型曲线,此种情况将长期存在,目前听力正常不影响飞行,今后可随访观察;第三,高频区听损伤者占19%(38/200),其中4000Hz有V型切迹的占 10%(20/200),表明为早期噪声性损伤,说明与飞行生活有明显的关系。
, 百拇医药
    飞行员所受的噪声一方面来源于机舱内,一方面来源于机场,就歼击机飞行员来说机舱内的噪声相对较小。根据飞行员反映和对部队的实际观察,其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场,尤其源于外场休息时其它飞机的起降。而在此时飞行员基本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因此容易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噪声损伤首先出现在3000Hz以上的高频区而不在语频区,早期不易被飞行员察觉,因为耳蜗底部的高频区主要进行有氧代谢,其代谢率较高,容易发生损伤,而蜗尖部的低频区主要进行无氧代谢,故对噪声导致的乏氧不敏感,损伤较小,且易恢复 [4] 。陈雷 [5] 等观察了爆震对豚鼠听阈、血管纹Na + -K + -ATP酶琥珀酸脱氢酶和耳蜗形态的变化,认为血管纹酶活性降低是听力阈移位的重要因素之一。翟所强等 [6,7] 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噪声所致的听损伤,认为听力损失如不超过40dB,可避免人员的永久性听力损失,但飞行员接触的既有噪声又有振动、缺氧等复合因素,而复合因素会加重听力损害 [8] 。Robertson [9] 观察到三排外毛细胞对声损伤的敏感性不同,连续噪声主要引起第一排外毛细胞的损伤,而脉冲噪声主要引起第三排外毛细胞的损伤,飞机噪声的损伤机制可能属前者。不仅毛细胞对声损伤的敏感性有差异,而且还存在着噪声性听损伤明显的群体和个体差异性 [10] 。但现有的医疗条件无法准确预测敏感者,因此所有飞行员都必须高度重视噪声的防护,否则,一旦造成语频区的明显损害,可能会影响空中通讯而危及飞行安全,不得不做停飞处理 [3] 。目前,有的高性能战斗机部队修建了隔声条件较好的外场休息室,这对飞行员的休息、恢复体能和预防噪声性听损伤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02-756.

    2 徐先荣,刘华凤,郭丽英.飞行人员梅尼埃病的特点.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12(5):368-370.

    3 徐先荣,刘华凤,郭丽英,等.感觉神经性耳聋与航空航天飞行的关系.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13(1):58-60.

    4 翟所强,顾瑞,李兴启.豚鼠爆震后听生理及耳蜗组织化学观察.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7,22(4):210-213.

    5 陈雷,姜泗水,顾瑞.爆震对听阈血管纹Na + -K + -ATP酶琥珀酸脱氢酶和Corti的早期影响.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2):70-72.
, http://www.100md.com
    6 翟所强,顾瑞,李兴启,等.爆震后豚鼠暂时阈移及耳蜗组织化学变化的实验观察.解放军医学杂志,1985,10(5):352-354.

    7 Zhai SQ,Jian SC,Gu R,et al.Effects of impulse noise on cortical reˉsponse threshold and inner ear activity of succinic dehydrogenase an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 guinea pigs.Acta otolaryngol(Stockh),1998,118(6):813-816.

    8 翟所强,陈洪文,王沛英,等.脉冲噪声与振动复合因素对耳损伤的实验观察.中华创伤杂志,1994,10(4):167-168.

    9 Robertson D.Acoustic damage of the cochlea.Hearing Res,1982,7(1):55-74.

    10 孙爱华,李兆基.体内因素对噪声性听损伤的影响.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学分册,1991,15(5):330-332.

    作者单位:100036北京空军总医院全军临床航空医学中心/航空耳鼻喉科

    (编辑李 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