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6期
编号:10401221
烧伤科护士的自身防护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6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6-2543-01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又是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院的特殊环境可使医护人员因工作面临着发生医院感染的职业风险,尤其是烧伤病房的医护人员,潜在着很大的职业危害。

    1 烧伤病房特点有“五多”

    1.1 烧伤创面破损暴露多 由于烧伤所导致体表、体腔防御屏障的破损,创面的渗出液,溶痂所产生的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长时间存在,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同时烧伤病程长,免疫力低下,合并症多,病人自身感染率高。

    1.2 更换敷料污物多 由于烧伤病人体表渗出液多,每天都换下大量的敷料,尤其是大面积的病人使用翻身床,每6h需翻身更换敷料1次,每次约用10块大敷料。

    1.3 护理病人困难多 一是静脉穿刺的难度大,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烧伤和小儿病人,特别是四肢烧伤,护士只能在腹壁或焦痂下静脉穿刺输液。二是输液速度控制要求高,即强调按医嘱计划补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输入的液量不可提前输完或有剩余,又强调根据病人的病情随时调整输液速度。三是基础护理工作细,因病人烧伤创面大,疼痛难忍,再加上身上又置有各种管道,不想翻动,所以每天做基础护理时都先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并由2名以上护士配合完成。
, http://www.100md.com
    1.4 感染机会多 医护人员在为病人诊疗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如整理床单时除大量的皮肤脱屑,加上病人要保暖开空调,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如果防护不好就容易造成医护人员的感染。

    1.5 心理压抑的多 我们护士每天都要面临那些祸从天降、焦黑如炭、面目全非、痛苦不堪的面容和嗅着烧伤创面散发出的腥臭味,出于对病人的同情或怜悯的心理,使护士有一种压抑感。即使是大面积烧伤病人出院了,护士仍是笑不出来,因为他们可能是带着满身的疤痕或肢体残缺而出院的。

    由于烧伤病房客观上的种种原因,不仅容易造成病人的院内感染,也容易造成医护人员自身感染,因此我们为了保护自己,关爱病人,必须做好自身防护工作。2 自身防护措施

    2.1 强化意识 在非典暴发流行时期,医务人员感染率是历史上最高的一次,护士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我们应该把自我防护贯穿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百拇医药
    2.2 加强学习 随着医学的发展,知识不断更新,要加强预防感染知识的学习,熟悉烧伤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掌握各种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防止刺伤,一旦刺伤,掌握挤出血液-清洗-消毒的程序。

    2.3 环境控制 一是进入病房应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鞋。二是加强探视和陪护人员的管理,陪护人员应按隔离病房要求着装。三是每日进行卫生打扫、空气、地面、出院病人床单位的消毒。四是病人更换的敷料、衣物、床单应放塑料袋密封送出。

    2.4 卫生洗手 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曾有人检测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后未洗手的带菌率为100%。因此,洗手对祛除手上的暂住菌和预防交叉感染有着重要意义,在治疗护理病人前后应按“六步法”认真洗净双手。

    2.5 消毒隔离 是防止院内感染最基本而有效措施,严格按照烧伤病房三级隔离要求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烧伤创面有铜绿假单胞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人,尽量用一次性物品,如床单元。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应穿隔离衣、戴手套、消毒双手。病人换下的敷料,护士换下的一次性隔离衣、手套都需无害化处理。

    2.6 卫生保健 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计划免疫接种。

    (编辑曲 全)

    作者单位:313000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烧伤科, http://www.100md.com(唐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