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6期
编号:10401188
固有荧光诊断仪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6-2519-02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愈后差,改善宫颈癌患者愈后,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院自2000年9月引进上海雷硕公司生产的IFV-IIA固有荧光早期癌症诊断仪以来,广泛应用于妇女病普查、宫颈癌筛查中,结果显示:操作方便、无创伤、准确率高、即时诊断为特点,深受广大妇女的青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单位及集体的健康人群为普查对象,采用大批集中体检的方法,于2000年10月~2002年10月共对市区47个企事业单位,基层41个林场3500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65岁。

    1.2 操作方法 取膀胱截石位,窥阴器扩张阴道,充分暴露宫颈,用消毒棉球或纱布擦净残留在宫颈上的分泌物或渗血,在暗室条件下将光导纤维探头对准宫颈、阴道壁(距离3~5cm)进行动态扫描。
, 百拇医药
    2 原理

    由于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在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存在着各自特殊的组织结构,当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到组织上后,根据不同组织吸收的光量子不同,所释放的固有荧光波长不同,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不同的峰值,目测到不同的色谱图像,从而进行诊断。

    3 IF固有荧光诊断方法的评估

    3.1 目测法诊断标准 见表1。表1 不同组织的固有荧光色泽

    3.2 自动检测的诊断标准 见表2。表2 不同组织灯的颜色灯的颜色

    4 IF诊断结果评估

    4.1 IF阳性的诊断需符合2个条件 (1)“目测”为紫色、紫红色或暗红色。(2)“自动”检测为红灯(+)亮时。
, 百拇医药
    4.2 IF可疑阳性有2种情况2个条件 (1)“目测”为淡紫色,“自动”检测显绿灯(-);(2)“目测”为桔黄色或桔红色,“自动”检测为黄灯(±)或红灯(+)。

    4.3 IF阴性的2个条件 (1)“目测”为蓝白、桔黄色或桔红色;(2)“自动”检测为绿灯(-)亮时。

    5 结果

    IF(+)11例,同时在荧光的指示下取了活组织送病理,结果10例与病理结果相符,其中1例为宫颈癌术后3年残端复发癌,1例假阳性病理诊断为宫颈尖锐湿疣,诊断符合率为90.9%,假阳性率为9%,分析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可能为检测部位、粘液、血液、坏死组织等的影响,或是在“自动”检测时,因操作原因未扣紧宫颈表面组织,使计算机结果出现误差。

    对27例IF可疑阳性(±)的患者,也分别做了病理检查,结果1例为癌前病变,26例为较重的宫颈炎及组织增生,有的报告为乳头状瘤或细胞增生活跃,虽然不为癌变,也应及时治疗、随访。10例宫颈癌与1例宫颈癌前病变均已做了手术治疗,愈后情况正在随访中。
, http://www.100md.com
    6 讨论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方法很多:宫颈脱落细胞涂片、碘试验、阴道镜等,但常见准确率低、繁琐、仪器笨重、费时、价格昂贵、技术难度大等问题,难以适应高效、快捷和价廉的时代要求。

    IFV-IIA固有荧光早期癌症诊断仪是根据被检部位发出荧光的色泽来判别是否为癌变,省时、快捷,且能为病理检查提供活检定位,克服了以往多点取材或取材部位不当造成漏诊现象,为早期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断提供了可行性,是一种快捷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新方法由于无创伤、无副作用、简便、快捷,尤其适用大规模普查及防癌普查,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

    对宫颈光滑,医生用肉眼难以发现的宫颈内生癌更宜用荧光检测,以防漏诊。

    对宫颈癌及治疗后阴道残端复发者更有意义,当粘膜 表面未发生破溃时,肉眼及涂片难以发现病灶,而荧光深度可达粘膜下2mm,而阴道顶端癌组织欲穿透粘膜层时,荧光检查能及早发现异常,可尽早采取措施,以防扩散。

    对于IF可疑阳性的患者大多存在较重的宫颈糜烂,为她们进行病理检查、随访、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减轻了患者精神负担,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率。

    (编辑维 兰)

    作者单位:153000黑龙江省伊春市妇幼保健院, 百拇医药(刘冬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