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12810
对区域卫生规划实施中几个基本关系的认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6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56期
     一、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围绕着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这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区域卫生规划本质是一种计划的方法,因此在区域卫生规划实施之初,有的观点认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与整个卫生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趋势不相符合,这种观念上的误区不仅影响了规划的制定过程,也影响到规划的整个实施过程。

    1.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区域卫生规划本质是一种计划调整,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体现。因此,政府应保证公立医院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对公立医院的床位配置标准可以以保证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要为标准,但应提高床位设施标准和服务质量,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全行业管理。而对特需服务或其他多层次的卫生服务则可以利用市场来进行提供,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使医疗服务市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同时,在政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卫生资金筹集中的作用,给民营资本和经营性医院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 百拇医药
    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区域卫生规划的规划对象不仅包括公立医院或公共资源要素,同时也应包括私立或民营的资源,而不是有专家提出的区域卫生规划的规划对象应仅为公立卫生资源,而其他都应由市场自动调节的说法。

    2. 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在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过程中,要有市场竞争的观念。区域卫生规划应是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规划,而不是一个保护和垄断性规划。规划不应成为限制民营或营利性医疗发展的借口,而应通过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保证公立机构和民营机构平等地参与竞争,通过规划来规范其服务质量、服务成本、准入条件等方面的竞争,如有部分省市通过招标来举办社区卫生服务,就很好地体现了市场竞争的理念。

    假如完全是依据政府指令来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而不是充分地利用市场竞争,一方面极易产生政府失灵,会产生奖懒罚勤的弊端,降低服务质量和效率,而影响居民享受高质量的卫生服务,这与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另一方面也与当前进行的卫生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背道而驰。因此应通过公立医院间、公立和私立医疗机构间的竞争,来提高资源的技术效率。
, 百拇医药
    3. 发挥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有的专家认为区域卫生规划没有必要,而应完全依赖市场机制进行。但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与其它服务市场不完全一样,是一个不完全的竞争市场,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也极易产生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同时,由于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缺乏应有的行业自律机制,更易产生服务提供者的诱导需求等。因此,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发挥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而且这种计划的宏观调控应是全行业管理的一种重要的实现形式。

    吴仪副总理在2004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关于政府职责的阐述,很好地概括了宏观调控的内容:一是通过制定规划、政府指导、信息发布,综合运用法制、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引导和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强化行业监管,依法监督医疗市场和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维护公平竞争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三是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公共危机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四是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疾病控制、健康教育等公共服务,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创造条件。
, 百拇医药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与计划和市场一样,公平和效率也一直伴随着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全过程。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公平和效率的不同优先度的影响。

    1. 在中国应提倡公平和效率的同时改善

    根据帕累托最优理论,公平和效率不可能同时提高,即提高效率意味着要对公平作出让步,而提高公平又意味着在效率上作出让步,这也是目前国内在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区域卫生规划中较为认同的观点,即公平和效率不能兼顾,但由于帕累托最优理论有一个前提条件,即是在充分公平或充分效率下,即在一个较为理想状态下,帕累托最优才成立。而目前中国的资源配置现状并不是这样,因此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应追求公平和效率的同时提高,而不应是各省市在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时提出的“注重效率,兼顾公平”或“注重公平,兼顾效率”。
, 百拇医药
    2. 在基本卫生服务领域适用公平优先

    在基本卫生服务方面,如预防保健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应保证服务提供和利用的公平性。由于这些基本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起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服务又具有充分的成本效益。因此在配置资源时,在基本卫生服务领域应提倡公平优先。

    同时在基本卫生领域适用公平原则,实际上也涉及到一个伦理学问题,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在研究和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时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并且越来越处于较重要的位置。国内在进行区域卫生规划的研制和实施时,也必须考虑相关的伦理学问题,这也适应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观的要求。

    

    三、控制和发展的关系


    区域卫生规划在出台之初,由于包括媒体、专家、政府官员都在谈论卫生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因此给人以供过于求的印象,这也导致了许多省市在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时都采取了控制或“关闸门”的策略,即控制资源数量的增长,如完全按这一配置标准实施,虽然可能会使省内的资源配置公平性提高,但在全国范围内来说,该配置标准将导致省际间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加剧。而防止不公平加剧的有效办法,就是政府在确保基本卫生服务上发挥其公共财政和财政转移支付的职能和构建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控制”,就涉及到如何认识卫生资源供过于求。
, 百拇医药
    1. 正确认识卫生资源供求关系

    单纯从数据上看,卫生资源确实供过于求,医院床位使用率、每个医生承担的工作量等都在下降,但这里涉及到二个问题:一是如何细分哪些资源供过于求?二是在全国总人口逐步增长,而医疗资源近几年并没有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出现供过于求?1998年第二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给出了答案,即由于社会保障、居民收入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的未满足医疗需求大幅增长。这也提示我们,假如在建立健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是否会出现供求平衡。

    同时,目前出现的供过于求是低质量资源的供过于求,而对那些高质量和结构合理的资源仍呈现供不应求状况。因此,区域卫生规划应是控制那些低质量资源的无序增长,而鼓励发展那些高质量的资源。正由于这个原因,部分省在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中提出了资源质量的要求,如海南省、陕西省和重庆市提出了到规划期末的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

    另外,在配置卫生资源时,应适当地考虑供过于求,以有利于促进竞争,而不应是简单的供求平衡。
, 百拇医药
    2.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在正式提出“区域卫生规划”前,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曾用“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一词,这实际上也提示区域卫生规划的核心是发展卫生事业,而不是控制或削弱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区域卫生规划实施初期,部分省市生硬地认为区域卫生规划就是控制资源的增长,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难度极大,而部分省市采取了以“发展带动调整”或“以增量资源带动存量资源的调整”后,其实施规划的难度相对要小。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而这恰恰是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根本要求。区域卫生规划应是一个发展的规划,应能引导卫生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反映未来卫生发展的趋势。

    四、工作任务与管理思想的关系

    1. 区域卫生规划是一种管理思想
, 百拇医药
    我国的区域卫生规划自1999年提出后,一直被认为是卫生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因而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也被许多省市作为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虽然从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看,区域卫生规划是一件工作任务,涉及到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测算和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但从研究结果看,区域卫生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即在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时,能充分考虑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共享和合理布局,同时也从整个卫生服务体系的宏观角度来考虑卫生资源配置。

    2. 实施区域卫生规划须与其它卫生改革同步推进

    作为卫生领域一项特定的宏观政策,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须与其它卫生改革同步推进,更应在卫生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中进行,不能为了规划而规划。同时,在卫生改革整体滞后的大环境中,指望区域卫生规划单独进行是不现实的。因此,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只能是“边规划、边实施”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将区域卫生规划看作是一种管理思想更为有利于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推进。, 百拇医药(龚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