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19315
谁能“呼死”号贩子?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30日 《健康时报》 2003.10.30
     京城各大医院门前的号贩子臭名昭著久矣,此乃难以清除的痼疾。国内多少疑难病患者远道而来,却不得不忍痛从号贩子手里高价购买急需的专家号。记者日前走访了北京同仁医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难道号贩子真的没治了吗?”

    广安门医院姜在院长对记者说:“难哪!医院的保安不能去抓他们,派出所凭这一点不能够拘他。号贩子猖獗到带有黑社会性质:一个人今晚排在那儿,第二天能来好几个人。他们是团伙性质,那些外地来京看病的人,人生地不熟,哪敢惹他们呀。过去号贩子是靠卖号,一天就有几百上千的收入。现在医院采取实名制后,号贩子卖‘位置’,一个专家每次门诊就20个号———‘你要不要,200块钱,这队里的位置就给你。你要是不要,明天都看不上。’———前后排队的都是他们的人。你要是限制一个人只能挂一个号,他会指着那几个同伙说‘这是我娘、这是我爹……’你要看他身份证,他说你没这个权力。你即便发现他拿的身份证姓名不符,他又说‘这是我舅舅表弟家的孩子’。我们也一再做病人的工作,不要总盯着专家门诊。但是病人太迷信专家了,专家是有数的,找专家看病的患者是没数的,于是让号贩子们钻了空子。现在,病人以为是我们医院管理不严,对我们意见特大。对号贩子的治理问题,光靠医院一家不行,这需要社会综合治理。”

    同仁医院院办的程主任对记者说:“这些年来医院不断地采取一些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医院一采取什么对付号贩子的新措施,媒体马上予以关注。结果,号贩子就针对你的措施,变换策略。号贩子甚至还说‘没我们,你们同仁能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吗!’其实,这不是某一家医院采取一个什么预防措施就能彻底解决的问题。”

    记者想起前阵子城市小广告泛滥,杭州市放出杀手锏“呼死你!”一招治了这城市垃圾。那么,我们对号贩子横行医院、欺诈患者的行径难道真的束手无策了吗?本报呼吁广大读者群策群力,出些行之有效的高招,像“呼死你”一样,将这些医院寄生虫灭了,维护广大患者合法的就医权利。

    如果您有对付号贩子的高招,请寄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健康时报总编室收。邮编:100733。联系电话:010-65369666。我们将把您有价值的建议刊出。, 百拇医药(本报记者 胡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