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研究动态
编号:10552945
863重大专项课题中医治疗SARS通过鉴定
http://www.100md.com 2005年4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29期
     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课题“中医学关于SARS发病、证候演变规律与治疗方案研究”,日前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鉴定。该课题通过回顾性的研究及科学的统计与实验方法,对SARS证候因素、演变规律、治疗方案、药物作用、后遗症等进行了全面研究,为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依据。

    该课题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负责人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曹洪欣教授。该课题2003年8月启动以来,在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中药研究所、院评价中心以及湖南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近30位专家,通过对1356例SARS病例181项近300万个数据及880例一线医护人员问卷的分析整理与综合评价,提出SARS的毒、热、瘀、湿、虚五个主要常见证候因素,构成了SARS三期十证的证候特征,证实了SARS以病毒侵袭肺脏为中心,多脏腑罹患、由实致虚、虚实错杂的证候演变规律;认为Ⅰ号、Ⅳ号和Ⅲ号治疗方案的疗效较好,提出透热解毒、泻火解毒、燥湿解毒、化瘀解毒、扶正解毒是SARS的主要治法;证实了“安替威胶囊”具有抑制SARS冠状病毒、广谱抗病毒以及调节免疫力、减轻肺部急性炎症、退热等作用;揭示了SARS后骨坏死早期证候特点,提出“痰瘀互结”是其主要病机,优化早期的治疗方案,证实了中医治疗SARS后骨坏死的有效性。

    专家组认为,该课题设计合理,研究思路清晰,首次将决策树、神经网络、概率转移矩阵数据挖掘和统计方法,应用到SARS证候因素、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中。用非线性加权综合法评价了全国五省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主要方案的总体疗效,资料翔实,数据可靠。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研究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特色和中医治疗突发灾害性疾病的临床优势。, http://www.100md.com(秦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