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21期
编号:10583189
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病理及病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21期
1病因病机,2临床症状,3治疗方法,4典型病例,5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局部性或广泛性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变厚的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故中老年人多见此病,本病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也可两者并存,有的呈隐匿性,发现时即为本病。西医学对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遗传有关,曾见家族中呈发病集中趋势。本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因其与胃癌的发作关系密切,故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西医对本病癌变趋势尚无有效疗法,尚未找到确切阻止癌变发展的药物,因此在中医药中找寻此类药物,显得更有意义。

    1 病因病机

    萎缩性胃炎为慢性病,且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尤其病理变化出现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被认为是胃癌增加性指标及发生信号,中医认为本病属“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发病与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情志不遂,先天禀赋,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我们认为本病与中医所“痞”证更为接近,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成,本病病起于土壅木郁,气滞血脉不畅而血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