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0628756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建构与逻辑基础
http://www.100md.com 2005年6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361期
一、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五个对应表述,二、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建构的逻辑基础
     一、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五个对应表述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描述上的人文科学特征,很多人认为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气、经络等没有现代科学基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西医是研究人体疾病现象的自然科学,由于西医受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它研究人体的疾病现象是从构成人体的物质结构上入手的;中医也是研究人体疾病现象(当然还有保健)的自然科学,由于中医受东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它研究人体的疾病现象是从构成人体的微观物质运动所体现的宏观整体状态入手的。中西医研究的对象相同,但研究的方法各异,切入点也不相同。因此,描述中医理论中的气、阴阳、五行、经络等概念深受物质运动观的影响。它本质上不是物质结构观派生的概念,而是物质运动观派生的概念。如果从物质结构上理解阴阳、五行、气等概念,我们就无法求得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一致性。因为,气是一元论、阴阳是二元论,五行是多元论,逻辑起点的不一致,不可能建构容纳这些概念的逻辑一致的科学理论体系。如果从物质运动观上来理解阴阳、五行、气等概念,那么建构容纳这些概念的逻辑一致的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可能的。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只有从物质的互动相生的运动观上才可以得到理解。

    人体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从中医的角度看,阴阳平衡态,就是人体的最佳健康状态;从西医的角度看,就是人体的各种理化指标均处于最佳的状态;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应是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的最佳自稳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