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11011108
考前焦虑治疗方法多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6日 《健康时报》 2006.03.16
     个案:小李是一名在校的高三学生,按以往的成绩,老师、家长都认为他考一所名牌大学是没问题的,可是就在新学期开学一周后,他却向父母要求休学,主要原因是晚上不能入睡,只要宿舍里有一点声音或一点光线就会受到影响,而到高三宿舍里晚上“开夜车”的同学又非常普遍,每次都要等到寝室里所有的同学都入睡了,小李才能入睡。白天上课注意力又不能集中,经常感觉脑子一片空白、心跳加快、频繁上厕所等。在父母的陪同下小李来医院心理科咨询,被告知是处于“焦虑状态”。

    原因分析:

    浙江省杭州市第七医院医学心理科毛洪京医生认为,像小李这种情况在高三的学生中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离高考的时间越近,出现类似的情况就越多,被称为“考前焦虑综合征”。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压力过大:主要来源于父母亲,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自身所设定的目标。

    2.自身不良认知:看到别的同学晚上在“开夜车”,自己不看书,担心成绩不如别人,因此产生焦虑;大部分学生还会认为“运动会浪费看书的时间”,从而减少了运动或几乎不运动。

    3.消极应对问题:当碰到问题时,经常会抱怨、表达自己焦虑的情绪,或者采取逃避的态度。

    上述这几个方面的矛盾冲突导致了小李最终以“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

    治疗方法:

    1.家庭治疗:在家庭治疗过程中,父母要表达他们对儿子的目标,小李也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双方诚恳有效的沟通,达成一致。

    2.增加运动:运动是缓解焦虑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能使人体内有益的神经递质分泌增多,这些神经递质能缓解焦虑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

    3.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当碰到问题时,应该学会养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而不是表达焦虑的情绪。因为任何人处于焦虑状态下,都无法用清晰的头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4.学会自我放松:放松训练是应对焦虑心理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当人体处于焦虑状态时,通常会出现呼吸变浅、变快、肌肉紧绷、脑子一片空白等现象,因此,腹式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引导性想象等放松训练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经常被应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