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5年第24期
编号:10963251
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理指标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年第2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理指标;个性特征;相关研究,1对象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对1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生理指标和个性特征的临床研究。方法 生理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血沉、肝功能、肾功能、免疫项目指标。个性特征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从总体、诱因、发病次数、病程、疾病严重程度、辨证分型及预后七个方面进行生理指标与个性特征的临床研究。结果 患者总体生理指标与SLE诊断标准相吻合;SLE患者的个性特点为二高一低;SLE患者总体的生理指标与个性特征存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以诱因、发病次数、病程、疾病严重程度、辨证分型及预后状况作为分类的各亚类患者生理指标和个性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也存在不同的亚类特征。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理指标;个性特征;相关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较严重的心身疾病[1,2],早在30年代就有人通过大量研究指出特异的人格特征与特异的心身疾病有关[3]。Kronfo等[4~6]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对37例SLE作了测定,发现61%有MMPI异常。Liang等[7]采用MMPI对76例SLE患者和2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测定,发现抑郁分、疑病分和癔病分在SLE组明显升高。陈金等[8]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5例SLE患者进行了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提示具有内倾型、不稳定型个性特征的人群发生SLE的几率较普通人群为高。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索SLE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动态趋势,探索不同诱因、不同发病次数、不同病程及预后SLE患者生理指标和个性特征的相互关系。对于丰富病因假说,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和丰富诊疗手段具有重要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在天津市长征医院确诊并住院的138例SLE患者,男17例,女12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6岁,平均(35±12.50)岁。已婚101例,未婚37例。

    1.2 方法 入院后首先检查SLE患者血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及免疫化验指标,入院第2天由专人按专门设计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职业。疾病资料:包括SLE确诊时间、病程、诱因、有无脏器损害、发病次数、中医辨证分型、预后状况。生理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功能、肾功能、免疫项即免疫球蛋白A、G、M、补体C3、C4、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抗ENA抗体(ENA)、抗Sm抗体(Sm)、抗RNP(RNP)、抗Ro/SSA抗体、抗La/SSB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糖体抗体(抗P)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6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