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61809
药品检验呼唤“孙悟空”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9日 《健康时报》 2006.06.19
     据报道,制造假药亮菌甲素注射液已造成多人死亡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其化验人员竟然只有初中化学水平,且没受过任何专业培训,闻后不免让人胆战心惊。于是得出结论:如此药企不出人命才怪!

    将二甘醇假冒丙二醇卖给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的犯罪嫌疑人王桂平,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造假者不可能从此销声匿迹,他们不断变着花样,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地兜售“商品”。在这些商品面前,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肉眼旁观?品牌效应?抑或人情世故?皆不是!检验药品的标准,是其本身独一无二的化学结构和特性,任何指驴为马的伎俩皆逃不过检验关。因此把企业的检验人员比作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是恰如其分的。可是,一些企业的“孙悟空”却形同虚设。

    笔者不懂药品生产的具体流程和要求,但想当然药品的检验应该是与医院的化验检查程序相类似吧!医院的检验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学习、取得执业资格证后才上岗的,并且每年都要进行继续教育;检验人员在化验过程中,为避免差错要进行“三查七对”。因此,如果药厂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没有“三查七对”制度,我倒建议药企应向医院的“同行”学习,尽快建立起严格的检验制度,毕竟大家都从事着与大众生命息息相关的大事业!, 百拇医药(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科陆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