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弥漫性间质性肺病 > 特发性肺纤维化
编号:11319514
毒损肺络与肺间质纤维化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56期
“毒损肺络”提出的理论依据及其临床意义,外受毒邪,毒损肺络是继发性肺纤维化形成的病理基础,虚、痰、瘀、毒阻络是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特点,解毒通络法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治法
     肺间质纤维化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分为继发性肺纤维化和特发性肺纤维化两大类。尽管二者发病原因不同,治疗重点有别,病情预后不一,但同属络脉病变,肺络痹阻是其共有的病机特征。近年来,有关“毒”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毒损肺络”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运用解毒通络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亦取得了不俗疗效。本文就毒损肺络与肺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探讨如下。

    “毒损肺络”提出的理论依据及其临床意义

    在中医学中,“毒”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指药物或药性(偏性、毒性、峻烈之性等)。二指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三指病症,如温毒、丹毒等。若从“毒”的来源划分,则又可分为外受毒邪和内生毒邪两端。前者系从外界感受的一类病邪,包括直接感受的外界毒邪,如《内经》所谓的“大风苛毒”、“五疫之毒”,《诸病源候论》之中的蛊毒、药毒、虫兽毒和近代温病中的温毒、疫毒以及六淫过甚转化为毒或外邪内侵蕴久成毒等;后者系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的生理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蓄积体内过多而化生。就肺而言,外受毒邪,入血入络,耗损营阴,络伤血瘀,络气痹阻,气机壅滞,升降出入失司,喘、咳频作;内毒常发生于内伤杂病的基础上,多由诸邪蓄积,胶结壅滞而成。痰瘀胶结,痹阻络脉,蕴久化毒,毒损肺络,耗伤正气,败坏形体,继而又常加重病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