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口腔科 > 牙体病 > 畸形牙(牙齿发育异常、牙列稀疏、牙列拥挤、地包天)
编号:11324356
牙齿“地包天”口腔不良习惯惹的祸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60期
     四年级的小男孩亮亮,聪明伶俐,乖巧可爱,一笑俩酒窝儿;美中不足的是,亮亮有些“兜齿”儿,下巴明显突出,看上去和整个面容一点儿也不协调。究其原因,孩子小的时候爱用门牙咬指甲,下巴颏习惯往前伸,家长以为宝宝缺钙,就买了钙片给他吃,结果钙是补了,可“兜齿”却越发严重了。父母领着亮亮到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前牙反,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兜齿”、“地包天”,如不尽快矫治,就会导致骨性错畸形,将来惟一的解决办法就只有手术了。

    前牙反

    是我国儿童口腔疾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畸形,有资料统计,乳牙期及替牙期的患病率分别为8.1%和4.9%。本病主要有遗传因素、某些先天性疾病及后天原因等引起;这其中,因孩子养成的口腔不良习惯,以及家长不正确的人工喂养都可造成前牙反、下颌前突。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侯录教授介绍,不论什么原因导致的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咬合关系的异常,正常上下牙之间平衡的咬合关系被打破,连带引起其他功能异常。首先影响咀嚼,以及因咀嚼功能降低引发的消化不良及胃肠疾病。其次影响口腔功能,如颞下颌关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挂钩”有问题,出现弹响或疼痛。更为重要的是,反还将直接影响到容貌外观。
, 百拇医药
    侯教授列举了一些导致“地包天”的口腔不良习惯:

    伸舌习惯

    在乳牙和恒牙替换时,许多儿童经常好用舌尖舔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刚刚长出的恒牙,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吐舌或舔牙的习惯,继而形成开

    或双颌前突,后者表现为上下牙往外支,即人们常说的“包牙”。

    咬唇习惯 这一习惯大多发生在6~15岁之间,常由于儿童情绪不好,出现咬唇动作,日久即形成咬唇习惯,女孩较多见。咬唇习惯可单独存在,也可伴有吮指习惯。其中,咬上唇习惯可形成上前牙舌向倾斜,下颌前突,下牙前突。

    吮指习惯

    吮指活动是婴幼儿最初学会神经反射的一种行为,正常儿童几乎都有吮指习惯。一般认为,2~3岁前有此习惯可视为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习惯通常在4~6岁以后逐渐减少而消失。如在此后仍有吮指习惯并有一定强度的话,就会导致明显的错畸形。
, 百拇医药
    吮吸功能异常

    吮吸功能是婴儿出生以后获取营养的必要条件之一。婴儿刚出生时,下颌骨的位置处于远中位置,通过正常的母乳喂养,给下颌带来一定的功能性刺激,促进下颌的生长并使下颌调整到中性位置。若为人工喂养,可由于奶瓶位置及喂养姿势不正确,或橡皮奶头大小不适等原因而形成错畸形。

    侯录教授说,一般乳牙反 不经矫正的话,半数以上将发展为恒前牙反,且症状会有所加重,乳牙反矫正后,恒牙再发生反的可能性减小。乳牙期的最佳矫正时间在3~5岁,疗程约为3~5个月。替牙期也是反 矫治的关键期,戴用功能矫正器可将 、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目前,许多年轻的父母常常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孩子还小,过早矫治太遭罪了,而且想等到牙齿长全后再来矫正“兜齿”也不迟,这就贻误了最佳时机;因为过了替牙期,这种反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均已形成了骨性畸形,常规的矫正方法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只有求助于外科手术截骨才能奏效。, http://www.100md.com(衣晓峰 靳万庆)